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馬來裔—波尼維西亞人」(Malayo-Polynesian)的島權文明

2012年5月16日

菲律賓的「中美對沖」策略


4月至今,中國和菲律賓於黄岩島(Scarborough Shoal)的主權糾紛持續升級。期間穿插着菲—美、日—美和中—俄等聯合軍演,使區域局勢愈見緊張。
有分析指,相比八十年代末中國出兵西沙打退越南,由於今天中國已投放大量資金於東南亞,大規模進軍南海恐怕得不償失,但鑑於國內民族主義高漲和輿論壓力不斷,小規模戰事有可能一觸即發。


在兩國軍力懸殊和不確定美國會否出兵介入的情況下,菲方已暫時作出讓步。筆者認為,這不代表菲方就此罷休,糾紛仍會長期持續。本文先從東南亞傳統戰略文化入手,然後推敲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的南海政策,從而點出一些今後中國和東盟必須注意的地方。

菲 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尼等東南亞島國均屬於「馬來裔—波尼維西亞人」(Malayo-Polynesian)的島權文明,本質上不單有異於中國傳統的 陸權文化和歐美的海權文化,幾千年來,馬來裔—波尼維西亞人已成功佔據由非洲以東的馬達加斯加島(Madagascar)伸延至印度洋、東南亞和太平洋的 諸島嶼群,遠至紐西蘭的毛里族(Maori) 文化,都印證了馬來裔—波尼維西亞文明的遠程拓張。

謀利為先 「達圖」責任

人類學家相信,大概自公元前五千年,馬來裔—波尼維西亞人本源自中國長江流域,因大陸人口增長導致土地和糧食不足而先遷往台灣,再漸次擴散至東南亞、印度洋和太平洋各島嶼;菲律賓便代表其以「達圖」(datu)為首的島權戰略文化。

「達 圖」指族群酋長,並以臣僕關係統領着殖民組織「巴蘭佳」(馬來語:balangay;菲語:barangay)。「巴蘭佳」原意指能載為數四十至一百戶人 遷徙用的巨型船舶,現在菲政府稱「巴蘭佳」為最基本的地方行政單位,即「村」。為了擴大各自的勢力範圍,「達圖」以未開發的島嶼資源為誘因,鼓勵族人覓尋 新島嶼,成為島主後繁衍後代,並可自封「達圖」。久而久之,一個跟固有從屬關係的島權政體便漸漸出現。

「達圖」之間亦會因爭奪島嶼和資源而發生衝突和戰爭,一般做法是以試探和佔據島嶼為先,然後再根據形勢判斷會否進行殖民或發動戰爭搶奪島嶼;身為眾「達圖」之首不單須審時度勢,更要拓張勢力,為自己和族人謀取更多利益,以鞏固政權。

所 以,於西方殖民主義來臨之先,馬來裔—波尼維西亞人已發展獨特的殖民系統,更影響到今天後殖民東南亞的戰略文化。由於東盟諸國於主要藏有石油資源的海域, 如南海(涉及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越南)、泰國灣(涉及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和越南)和孟加拉灣(涉及緬甸和孟加拉)一直都有重疊主權宣稱,雖然少 數東盟國家曾於國際法庭成功解決海域主權糾紛,但於全球對石油資源需求的持續增長和島權戰略文化的傳統下,中國期望菲方能「擱置爭議」和「共同開發」有豐 富石油資源的南海並不容易。

持久對峙 早有計劃

2011年,菲律賓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只有 3.7%,低於所訂的5.5%計劃指標,比2010年7.6%的增長率更降低一半以上。菲律賓又一直是貧油國,能源自給率不足8%。隨着國際油價上升至每 桶一百美元高位的今天,馬來西亞、汶萊和越南在南海的油田已獲得豐厚收益,捱貴油價的菲律賓便急須開發海上油田了。

最近菲政府重新啟動南海油氣的招標項目,於黄岩島對峙之時,宣布巴拉旺島(Palawan)對開海域的油氣招標計劃,更把與中國有主權糾紛的南沙「禮樂灘」(Reed Tablemount)包括在內,可見阿基諾三世已為下一輪對峙作好準備。

自2010年6月上台至今,身為全國「達圖」之首,阿基諾三世備受國內政治壓力,為了改善經濟和爭奪南海石油資源,他的對華和對美政策都是一致的,筆者稱「對沖策略」(hedging strategy)。

繼前總統阿羅約夫人大量引入中國資金作資源主導發展之後,阿基諾三世看準美國重返亞洲之勢,把中美兩國進行對沖,不斷利用中美矛盾博取最大的利益。一方面繼續吸納中國資金,另一方面強化跟美國的關係,以抵消中國日漸增張的區域影響力(見筆者文章〈菲總統以「竹筒楊桃」智慧訪華〉,刊2011年9月26日《信報》)。

南海主權糾紛.二之一.明天續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