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局長 - 政治智慧


2012年5月17日

張炳良為何「殺出重圍」?


香港人多年來都有一個清晰明確和實際可行的置業階梯,由申請入住公屋、購買居屋(也曾一度出售公屋),然後進入私樓市場,而私樓市場亦有大量可供選擇的上車盤。
即使中產的私樓市場,以太古城為例,由六百多呎至千二呎、由一層至不只一層(當中還有頂層複式),由區內到區外(北角中半山、南區到山頂),每次「升呢」的幅度可以是二百呎或以上。


同樣道理,港人創業,起步點可以是小販,可以是小店舖,然後躋身公屋商場,站穩陣腳後,可進軍大型商場,甚至上市置身富豪之列。

今天,這個置業或創業的階梯已不復存在,不但年輕人無門可入,甚至有小樓小舖在手的「幸運兒」,不少也在慨嘆「升呢」無望。地產霸權把多少人拒諸門外,多少人因而對新特首期望倍高?

當局長限制極多

有 傳張炳良(現任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出任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局長,雖然令人感到意外,卻沒有人提出反對。意外的理由是,候任特首身邊已有不少房屋部門前 高官和關專業人士,位位足以獨當一面(甚至表示有興趣入閣,平日已在傳媒指指點點),在特首競選中也出力甚多,當中卻無人獲委重任,反而由沒人提及的教育 學者殺出重圍。

沒人反對,可能是正中梁振英下懷,也是眾多選擇中的唯一選擇。香港的地產界是個小圈子,梁振英和他身邊的地產專業人士,不論 出身、背景,無一不曾為本港幾個大地產商服務,如果由他們出掌房屋地政規劃政策,恐怕未上任已墮馬,因為他們為地產商「鞠躬盡瘁」的服務履歷,必遭傳媒作 扒糞式的報道。

張炳良沒有此等歷史包袱,過去對港人港事所作的評論語多中肯,一向予人有心有力的感覺,加上他出任房委會公職的經驗豐富,所以即使不是地產專業出身,卻反有更超然的優勢,沒有招惹利益和角色衝突的嫌疑。

況 且,曾經協助梁振英撰寫政綱地產政策部分的地產專業人士,其角色和貢獻已廣為人知,不愁沒有地產商延攬,試想張震遠、蔡涯棉、鄔滿海……,甚至羅范椒芬 (曾任房屋署副署長)等梁營重大功臣,有誰不是地產商有意羅致的能人志士?他們不加入新特首問責班子,反有更廣闊的私人發展空間。

入閣當局長的限制極多,對個人的要求更高,單是申報利益,近有西九事件,雖然最後必會不了了之,但為了應付專責調查委員會的聆訊,梁營中人相信不知捱了多少個通宵。

孫九招「為禍甚深」

孫明揚是特區第一任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局長,他和張炳良同樣沒有太多直接管理這三個非常專業團隊的經驗,但孫明揚在官場聲譽甚好,人緣甚佳,除了以滑不溜見稱之外,亦沒有任何與地產富豪打交道的「往績」。

曾有傳媒曾揭發他與地產富豪合資買馬,孫明揚當時為此大為不悅,認為私人權利受到剝奪,如果事件在今天發生,恐怕他隨時有可能被迫要求下台。

孫 明揚2002年推出孫九招救市,如今看來「為禍甚深」,因為造成地產霸權的擴張,除了把土地的供應權雙手奉送地產商(必須由地產商勾地才能出售)、更把房 委會「收歸國有」,所有公屋靚地如山谷邨、北角邨全部充公,居屋計劃全部停止……,令供應突然真空,樓宇迅速嚴重短缺,地產商從此可以予取予攜。

不過,沒有人為此懷疑孫明揚曾經收受任何利益,甚至在最大的利益輸送事件──紅灣半島的爭議中,孫明揚在立法會對事件一力承擔責任,議員也不忍對他深責。相反,在孫明揚庇蔭下的梁展文,卻予人難辭其咎的感覺。

這便是委任一位與地產界全無淵源的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局長的好處,亦是張炳良不作他選的最佳理由。

此外,張炳良不單是泛民出身(前匯點和民主黨成員),更是出色的政治老手、時事評論員和心戰專家,比孫明揚當年的形象和評價不遑多讓,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成為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對他應有足夠認識,知道他的辦事能力和可用之處。

須與鄉議局周旋

林鄭月娥以硬淨強悍出名,與新界鄉紳結下不少樑子,令特區政府與新界僭建地主的關係不至一觸即發,但還有賴張炳良這樣的一位謙謙學者與鄉議局一眾代表磨合周旋。
過 去的房委會主席如鍾逸傑、王䓪鳴、鄭漢鈞(因王辭職臨危受命)到孫明揚,沒有一位與大地產商有直接關係(鄭漢鈞是退休工程師);房屋署署長如馮通、苗學 禮、梁展文、陳鎮源到今天的栢志高,亦沒有一人是地產建築專才,甚至有兩位老外出掌影響半數人口的房屋管理和建築工作,可見這個地產商人人希望能夠「埋 身」的重要職位,用人選角的重要和困難。

今天,地產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根深蒂固,香港人的怨氣亦由此而生,置業和創業的階梯已不存在,新特首的建議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年輕人仍然「入門、上車、升呢」無望,幸運的只能有一時棲身之所或雞肋般的創業資助。

「穩中求變」如果由可求而不能變,便很快變成無求無望,社會的不滿情緒即會一發不可收拾,憑張炳良過往的政治智慧,香港人應該仍有一絲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