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劉夢熊真人示範大陸式政治

2013年1月26日

劉夢熊爆料專訪餘波未了,梁振英昨天開始親自反擊,梁粉則在早一天紛紛護航,力證劉夢熊在飯局引述CY指泛民是敵我矛盾是 「流料」;雙方過招,關鍵聚焦在替CY檢查僭建的三名專業人士身份是偽造還是真有其人;而「有關方面」則同時在背後放料,說劉夢熊遭廉署拘捕,言下之意, 是劉不甘被整,認為是CY過橋抽板,於是公開反擊。

本報對劉夢熊訪問的來龍去脈和跟進報道都十分詳盡,實在無可補充,但有一個角度仍需分析的,是劉夢熊真人示範大陸式政治思維和手法;先看以下一段:

「大 陸認為,僭建這些問題只是小菜一碟,但你(指唐英年)卻搞得很手足無措、很狼狽……大陸的思維,用幹部是看大節、小節,文革時總後勤部部長邱會作搞很多女 人、護士,林彪也說:『他忠於毛主席路線,是大節,其他是小節』」。雖說是引述「大陸」方面的看法,但顯然劉夢熊是照單全收的。

劉夢熊在訪問中接着又說:

「大佬,這樣一個爛鬼僭建風波,搞到手騰腳震,面對香港強大的反對派,或者是外部勢力的干預,你怎樣管治?就覺得他(唐唐)的能力不行了。」

以 大節、小節論用人,以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分析泛民政黨,再加上跟CY要官要位,凡此種種,都充分流露出劉夢熊的大陸式政治觀和手段。一般人理解的誠 信,是涉及公眾利益的重大議題,但劉夢熊說CY「答應我入行會不兌現,答應唯一推薦我做政協常委也不兌現,我覺得這個人真是言而無信,不知誠信為何物!」 以此觀之,看來劉自己也不知誠信為何物!

自爆封官許位不成而反面,令人覺得劉夢熊只是「發爛渣」向CY報復,然而如此坦白直率毫不避忌,又 令人感到劉爆的料未必全是「老作」,尤其CY在競選時被唐英年爆他建議動用防暴隊平亂,現在又遭劉夢熊指斥「不知誠信為何物」,兩次爭論都恍如羅生門,難 分真假,但CY一而再被指暗地裏原來都另有盤算,在公眾眼中只會不斷失分。

劉夢熊為何選擇在這個時候爆料?一說是他不忿被廉記調查,另一說 則是全國政協委任到了最後階段,劉夢熊必須最後掙扎,希望保住這個重要位置;看他在訪問中花了頗多篇幅說自己撐異見人士,似是提醒北京,如果不獲委任,肯 定是北京秋後算賬,或許以大局為重,北京唯有再次委任他。

劉夢熊這種死纏爛打的作風,CY肯定頭痛。

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從金發局看中港糾結

2013年1月24日

梁振英《施政報告》最耀眼的亮點,竟是「自主創新」的十多個委員會和研究諮詢機構,給人揶揄為「委員會治港」。正面看,他是把治港和施政帶回「進入問題、認識香港中國世界」的起點,比董建華實事求是,正是香港現在所急需。

香港和中國沒有「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所需的基礎人文知識,如肯從基礎人文知識上開始補課,或可開出新天地和新進路,對香港、對中國和對世界都可以功德無量。

今 天一如百多年來香港的問題,不在一時一地一種的施政政策,不在「立竿見影」的操作技術,也不單在個人或機構,而在香港(和中國)的整體人文體系、體制和思 維、決策與辦事方式、思想和感情,以及中港的自我身份認同、香港與中國和世界的關係,層層交叉重疊牽繫、累積和轉化變種。

姓「官」姓「民」不清不楚

以金融發展局為例,平情而論客觀上有其需要,中國需要香港、香港需要中國,金融正好結合「香港的世界標準、中國的資源腹地」,中港互補互濟;如預備充分,大可光明正大建制開展,但現在不知深淺、以不知為知,粗放出台,落得性質和定位游離,姓「官」姓「民」不清不楚。

究 其因由,是當權者及主事者主觀唯意志,沒視金發局為一種學問、一個知識體系,沒基本先搞通是什麼、可以是什麼、中港的能力和須要怎調配、現實與理念之間的 距離、應走什麼路和採什麼策略;只是純從專業和行業的現有「BOX(技術操作)知識」,不知金融的來歷與原理、社會地位及人文意義。政府和業界陷在BOX 中,沒看今天外面的社會人心、人文景氣和歷史潮流。

金發局一如三司十五局架構,夾在中港「整體人文體系、體制和思維、決策與辦事方式、思想 和感情,以及港人自我身份認同、與中國和世界的關係」的「雙重」中,政府完全無視、忽視、輕視這些「現實」,無所因應。特區政府秉承中央,一起不正確正視 香港的「現實」,而是以「我」為現實,粗放硬闖蠻幹。高鐵大橋西九都如此,董建華、曾蔭權和梁振英都如此。

「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實施十多 年來,諸事不順,主因是歷史上中國的「香港觀」的偏差,視香港為異質異類異端,其次原因是目前把「香港問題」錯誤理解和公式建構。現在香港出問題,中國一 錯在只從個別零散的操作技術看問題,二錯在推諉過九七前的香港體制(英人地雷)和精英層(人心未回歸)阻礙。兩個錯誤引致一個邏輯的結論,就是要清理原有 的香港體制和精英層(掃雷),替港人換腦換心,讓中國幾十年構想的一套治港方略可以盡量、全面、徹底實施。這個「國策」之下,恐怕沒人可以做好特首,香港 只能由中國消耗掉(五十年)。

必須回歸正確座標

中國一方面視香港為異質異類異端,一方面卻又不認識、不承認香港是「實體性」和「他者」,對港政策常自陷這重矛盾的被動中;(部分)香港現在反過來視中國這新興巨大「實體性」為「他者」。「癌」是百多二百種病毒的總稱,它們的共通處是由一個異變細胞開始,不斷演變和擴散。

香 港就像是中國體內的「癌」,佛教東來之後最強、最複雜、最完整的細胞異變。中國的「香港觀」把天才奇迹視為畸形傷殘,要改造香港,「正常化」,糾正歷史的 歪曲和顛倒。三個特首都在偏差的中國的「香港觀」下零敲碎打。中國、特區政府和特首都不會想到香港出問題正是出在中國的「香港觀」。

「一國 兩制、高度自治」要回歸正軌,中國必須回歸中西人文大景觀的正確座標,改變「香港觀」,接受一個「香港是怎樣就是怎樣」的香港(A Hong Kong What Hong Kong is),把香港百多年的(歷史先行先進)異質異類異端作為中國政經、社會及文化的組成部份內容。三十多年前廖承志他們構思時,有這個初步粗放想法。鄧小平 要造百個香港,如非不知香港為何物,也應有這個想法。金發局其實也可以結合「香港的世界標準、中國的資源腹地」,朝這方面發展。

三十多年前,中國從文革黑洞中出來,「但驚天地寬」,才知自己九七前三十年的「香港觀」的主觀唯心偏差。現在歷史在等待中國「進入問題、認識香港中國世界」的起點、改變「香港觀」這一刻的再到來。

「香港學」協會主席、牛津大學Green Templeton學院訪問學人

最爛《施政報告》敷衍港人

2013年1月23日

行騙長官梁振英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我憑事前放風的蛛絲馬迹、對他個人品格和才能的判斷,一早定論是假大空,結果亦一如 所料,真的「冇料到」。但連具體的施政綱領也欠奉,教真正落手落腳執行任務的公務員無從開展工作,卻是社會各界、尤其是建制派和保皇黨所始料不及。《施政 報告》可以爛得如斯,史無前例,實不能不令人佩服,他不單騙術了得,更膽大妄為,中央一時間亦沒他奈何。

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說希望明年的 《施政報告》「有餡」,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為《施政報告》的低劣評分作自我解嘲,以及一眾保皇黨和建制派啞子食黃連,齊齊敢怒也不敢言,正好說明香港 當前的局勢,名副其實是「讓子彈飛」的格局──梁振英看死港人敢罵卻不敢造反;中央、建制派和保皇黨則或既得利益所在,或礙於形格勢禁,等閒不敢造次,於 是只能繼繼眼巴巴讓他胡混下去。

不諳金融 志大才疏

要解決基層市民上樓入住公屋的問題,他開出一張五年後才有 可能兌現的期票,還要是數額有限的期票(每年建屋量只由目前一萬五千個增加至二萬個),但由於居屋未來興建數量、售價及補地價政策均維持不變,樓市即時瘋 狂搶升,所有有產階級都立即受惠,股市亦在地產股帶動下再創新高。資產價格上漲,財富效應令資產階級大蒙其利,私之所在,利令智昏,擁有主要話語權的大小 資產階級,還會要求梁振英下台嗎?

鬥志頑強、目空一切的梁振英的自信固然是他的「優點」,其實也是他的盲點,因為在不動聲色之間,他的主子中共中央其實已經逐步收回他的權力;他已可隨時下台,亦不為社會帶來任何動盪。

金融發展局由實變虛便是個明顯例子。梁振英競選政綱建議成立金融發展局原來的目的是,要設立類似新加坡淡馬錫的主權基金,目的除了用來爭取和籠絡金融證券界的支持外,主要是與金管局分權,挪取資金另起爐灶,為所欲為。

在 證券界打滾的劉夢熊當初願意為梁振英赤膊上陣效犬馬之勞,如今遭人棄若敝屣即反目成仇,正好說明箇中的變化因由。細看金融發展局的成員名單,中資成員全屬 國務院財金系統的人馬,既說明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絕對不可動搖,不單要肩負扮演人民幣離岸中心角色,以完成人民幣國際化的重任,更要為未來中港金融融 合和打造前海成為金融中心效勞。
更重要的是,中央要利用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的資金池,一方面驅動人民幣回流內地,支撐國民已經盡失信心的內 地股市,另一方面則加速內地資金和國家資本進駐香港,取代原來既有的資本力量。梁振英不諳金融,又志大才疏,管治能力和狼子野心甫上台即已露底,又豈能寄 予重任?以有限公司成立名不副實的公共機構金融管理局,財政獨立,資源肯定由中資捐獻,既不受立法會和公眾監管,進可提出具體政策建議,由中央早已幕後操 控的金管局和港交所執行,退亦可成為地位崇高超然的中資金融權力象徵,不必再等三十五年,已經可以提前統領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運作,予取予攜。

事 實上,中共對香港的政策,戰後以來,一直都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至今沒有更變,而香港碩果僅存的利用價值,亦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而已。熟悉中共歷 史的人都會知道,中央從來不信任地方主義的黨員,香港長期備受殖民政權統治,土共也是「化外之民」,又豈能輕易取信於中央?更何況梁振英是誠信破產的古惑 仔?

號召全民 佔領政總

另一個例子是梁振英就未來政制發展已無發言權,《施政報告》中所謂「適當時候」解決和 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說「還有時間」不急,不僅是虛應了事,更說明在解決雙普選的問題上,中央已決定親自操刀,不會假手於絕不可靠的梁振英。原因很簡單,由梁 振英負責推動政改以至二十三條立法,不但會激化社會矛盾,事倍功半,更要防範力謀連任的騙子塞進私貨,為自己創造連任的條件。

由是觀之,膽 敢欺騙中央且以史上最爛的《施政報告》敷衍了事的梁振英,其實大勢已去,落台只是早晚的事;但港人絕不能坐以待斃,應該積極創造條件。辦法不是沒有,除了 本周日動員群眾上街聲討外,最實際有效的辦法,其實是組織全港高逾二十萬的困居戶長期佔領政總、立法會、行政長官辦公室以至整個添馬公園,效法日本無家可 歸的露宿者,以紙屋或紮營長居不遷,直至政府興建足夠公屋安排上樓為止。與此同時,所有民主政黨、政治組織、社運團體和基層組織,都可以各盡所能,發動全 城支援行動,長期抗爭,務求香港金融中心的心臟地帶一夜變色。眾志可以成城,全港普羅市民大團結,金融中心成為國際耻辱笑柄,擊中要害,中共為保國家資本 利益,能不立即把梁振英「正法」嗎?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盤踞山頭 撩撥火頭 不是好兆頭

2013年1月23日

三、香港地小人稠,住屋問題從來便是港人生活的一大挑戰;歷屆政府一向在這方面「迎難而上」,不過,「而 上」有時頗類唐吉珂德向風車宣戰,根本不着邊際、不能解決問題,有時還加深問題的難度!也許是為了紓解負資產戶的困境、也許是受了不顧一切為股東牟取最大 利潤的物業發展商的「壓力」(據說他們中不少人能直接上京「面聖」「進言」),董建華和曾蔭權在行政長官任上,均曾停止拍賣官地(○三/○四年度及○八 /○九年度特區政府的住宅土地賣地俱為零收入,意味期內未賣出一吋「官地」),結果只收治標作用,樓價短期受壓但迅速反彈,由於「零賣地」令土地供應更形 短缺,樓價反彈後遂迭創新高……。

回應民間—嚴格來說,是無殼蝸牛—對難得立錐之地、難有片瓦遮頭的悲情訴求,梁振英在小圈子選舉時以至當 選後,都擺出致力解決港人居住問題的架勢,吹響了「應民所需 急民所急」的法螺。以這樣一個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的施政要務,市民莫不寄 以深切期望、翹首以待新猷。可惜,在千呼萬喚始出台的《施政報告》,和大部分論者一樣,筆者亦看不到梁氏有什麼明顯有效的辦法,其言文特技的運用,倒見波 瀾,令住房問題的迫切性更形緊急,「製造緊張」,為市場添煩、為小市民增憂。

梁振英競選時和上台後均表示要「三管齊下壓樓價」,在打擊高樓 價上看似胸有成竹。可是,這種提法顯示了行政長官闖進誤區,以在香港這樣的自由市場,物價高低是由市場(買賣雙方、供求關係)而非行政指令決定,政府不必 為樓價「太高」和「太低」擔憂,在土地供應上作出微調才是政府的份內事;正因為如此,筆者於去年十一月七日在〈供應不足滙價偏軟 豪宅市場不乏買家〉一 文,指出當局可考慮徵收樓宇甚至土地空置稅,亦是本着加速供應及市場公平原則之義,並沒有壓低樓價地價的動機。梁氏的專業與樓宇買賣有關,與物業發展關係 不淺,難道就看不出在現行機制下,政府並無直接干預物價的工具和權力?不從供應上平衡需求而空叫「壓低樓價」,結果是樓價房租變本加厲地不跌反升,等於市 場(不是地產商!)刮了梁氏一記耳光。由於推出的政策無法壓低樓價,當局遂手忙腳亂,「政出多門」,「禾雀亂飛」,令市場愈形混亂,人心愈趨不定,對梁之 反感亦更大。

先租後買的置安心計劃,甫推出便叫停,而「綠悠雅苑」成了「安心」絕響,這個本來可讓年輕人比較踏實從容「上車」的途徑,剛啟 動便被堵住,對這項「最先」結果是「最後」的「安心」樓盤,人們爭先恐後,以致申請超額九十四倍;至於留給單身人士的九十九個單位,更有三萬人「爭取」— 等於三百零三人爭購一個單位,超額三百倍!這是梁班子「急」作一團亂糟糟的寫照。難道當局沒有從中吸取增加供應才是紓解難題的教訓嗎?

四、《施 政報告》展示了行政長官的言文偽術已達爐火純青之境,下面二段出自第五十四、五節的話,輕描淡寫而內有乾坤:「三、四十年前,山邊木屋和頂樓加蓋有天災和 衞生威脅。今天,籠屋、木板間隔房和劏房有同樣嚴重的火災和衞生威脅。當年我們的房屋問題暴露在戶外,今天雖然隱蔽在室內,嚴重性不減當年。當年,為了解 決房屋問題,我們大規模開發土地,發展多個新市鎮、推行龐大的公營房屋計劃,這個成功故事我們引以為榮。今天,大學生申請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個案超過二 十萬;面對今天的問題,我們是否有同樣的氣魄去解決?」

稍經世故的人,都能意識這番說話的不盡不實,誇談當前「隱藏在室內」的火災和衞生危 險,把之與當年山邊木屋的無水無電無廁所和不時發生大火焚毀數百家園受害人動輒千計的慘情相提並論,輕輕一句的「嚴重性不減當年」,目的不外乎鼓動群眾, 認同進而成全梁班子那套未經諮議、缺乏共識、忽視理據程序、不尊重城市規劃、不瞻前、不顧後、不願意接受層層審議批評監察、寸土必爭的土地開發機會和建屋 主張!

《施政報告》標榜「穩中求變 務實為民」。對於衝破制度規範、改動行政部門的行事準則和治事習慣,梁班子看來是有不惜地動山搖亦要突 破的姿態、似乎攻陷重重關卡才足以顯示新班子的朝氣、勇氣和魄力。梁氏經常自誇上任半年多已做了不少「實事」,而京官自上而下對此亦似乎是深信不疑並且公 開予以誇讚,可是,港人卻見到這些日子來「好像很忙」的梁班子,不過如老廣所說「見身郁不見米白」,即搞作多多而成效未見,「成熟一項推一項」那些繞過區 議會、立法會討論諮議的「政策」,莫不讓人感覺不切實際、難言務實(又缺乏務虛的理論)並且因而賠上了素來有條有理的行政主導的特色。

梁氏 只知前人開發土地、發展新市鎮、推行龐大的公營房屋計劃,但不明那是經過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多番諮詢後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當年安置流離失所的災民、清拆 山邊木屋寮屋都是先安置(臨時房屋)後「上樓」,縝密的設想與實惠的安排,雖不能說絕對公道、全無錯失,卻因為有修補機制且在貫徹步驟上一絲不茍而獲社會 大多數認同;從徙置大廈的H型、Y型到廉租屋、公屋和居屋,是不同時期因應現實需求及財政條件的適時產物,那等於說是在不同階段、一路改良、長期改進的推 動和設計。在上引的段落中,梁振英擺明是要成就「成功故事」的翻版!「同樣氣魄」的弦外之音,是他已做好準備,只怕有人拉後腿—乏人附和,兼有區議會、立 法會和群眾的阻撓,令他無法順利推動政策。換句話說,在行政長官的單向思維中,如果沒有這類「倒梁」活動,梁氏便能「急民所急」,大有所成。行政長官真的 把這些影響深遠的龐大工程視作等閒!

五、整份《施政報告》的「房屋及土地供應」(第三部分第四十九至九十一段),算是「精 華」所在,因為撇開辦法優劣,這裏總算有些具體想法,不像其他範疇的工作,俱是泛泛而談、空洞無物,往往是問題的重複而沒有提出解決的後着—這些可說關心 港事者人人知道的問題,大都以交由不同專家小組進行研究作結,真是籌謀無計、草草了事。梁班子似乎擅長羅列問題(看到前任的缺失),並強調其嚴重性和迫切 性,由於不知如何解決,因而這樣做等同撩撥起一個個的火頭,接着便交給一個個剛成立的小山頭—有友人說是政治僭建物—進行研究。如此這般,任你細心捧讀, 亦看不出施政的大方向。

在「房屋及土地供應」這個命題上,梁班子最起勁最花時間和最動腦筋,亦可算是整份《施政報告》最有看頭的「獨腳 戲」,可是,雖然如此受重視,公告的內容卻反映寫報告的人思維單向,無創見、乏新意,筆者反覆讀之,實在找不到切實紓緩或解決問題的任何頭緒(遑論方 案)。如果「務實為民」不是口號,而是出自真心誠意的良好願意,那麼,其內容便反映了梁振英和他的智囊是心有餘而才具不足了!

開發土地、增 建房屋,是救不了近火的遠水。針對迫切的住房問題,怎會沒有大興土木以外的其他考慮和補救?樓房分租和劏房問題,是否會有較嚴謹的安全規例和規格?能否提 供一些短期應急的臨時房舍供不時之需:妖魔化劏房的安全及衞生條件而不把之取締或有可行的改善辦法,那不過是不負責任的耍嘴皮!對無法可想不得不爾的劏房 住客,半點德政的好處亦沾不上邊,這樣的政府又怎能喊出「急民所急」的口號。

提及「大學生也申請公屋」,以大學教育日益普及,明理的人不會 為此煩憂,只要公屋的面積和設計能夠迎合需求、可以負擔,像新加坡的組屋,不僅有一、二、三、四、五、六房式,還有複式、公寓式,可買可租,適合符合資格 而條件不同的人民,如果香港有這樣的多元供應,自由選擇,大學生入住公屋,怎會不是大好事。可惜香港的公屋,政府一直囿於安老扶貧,未及厚生濟世的全面 性,連行政長官對這問題那麼隆而重之、大張旗鼓,也沒多方考慮,大學生入住公屋變成被迫的不得已和不體面,那才真是可悲!

評《施政報告》.之二


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英國人殖民政策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好奇]有沒有只要是歐洲人後代的國家就一定進?…
時間: Sat Jul 26 00:42:35 2008




與其用好與不好去評論英國的殖民政策, 不如說英國的殖民政策是務
實的.


殖民主義現在經常被認為有負面意思, 不過在帝國主義的時代, 殖民
主義是正面詞. 真正的問題, 不是殖民本身, 而是殖民的副作用. 假

設我們完全不理殖民的利益, 一如帝國主義者所說, 認為那是為落後
地區帶來文明的話 (這點正確性其實不低) , 有一點不能否認的是,
殖民本身就是一種揠苗助長的行為.

也就是說, 殖民之所以被視為負面, 是因為殖民把很多隔離的地區帶
入工業化的生活和世界市場當中.

我們華人基本上一致認為現代化就是好事, 但我們忽視了兩個問題,
第一就是該地的居民在知識和心理上能否適應現代化, 第二就是該地
地理所帶來的經濟價值, 是否使那國家能夠在世界市場生存?

首先有一點必須理解的是, 殖民主義當然不是做慈善, 說將文明傳給
落後地區的民族, 是帝國主義興起之後才加上的附會. 建立殖民地當
然是有所求的, 當然也是那個國家認為對自己有利才會做.

以西班牙(或者中國也可以這樣看)為主的方式, 是「同化式殖民」,
他們對於殖民的想法就是將一個地方的人, 變成自己人. 讓他們從信
仰, 語言和文化上都和宗主國同化,
所以你可以看到這世界上有很多
地方的官方語言和普及語言都是西班牙文, 那就是這政策的成果.

像法國人也在越南推銷自己的自由主義思想, 所以也是同樣.

但實際上, 一如賈德戴蒙主張的, 是土地塑造了民族, 不是民族居住
在土地. 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和思想, 很大程度就是從當地的地理和
氣候環境產生的.
當白人去到北美洲定居下來,

 但實際上, 一如賈德戴蒙主張的, 是土地塑造了民族, 不是民族居住
在土地. 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和思想, 很大程度就是從當地的地理和
氣候環境產生的.
當白人去到北美洲定居下來, 結果他們的性格和體
格都漸漸變得像印第安人, 既是白人改變了北美洲, 北美洲也改變了
白人.

所以西班牙式殖民也產生一個問題, 就是不能完全同化, 在殖民地產
生的「新西班牙人」和祖國就是有不同. 進而產生了既不是西班牙人
也不能算是土著的新民族, 他們的想法, 同時和西班牙人和土著都有
衝突.


同樣, 越南人就算受再多的法國教育也好, 他們不是住在法國, 就算
吃法式食物和用法文, 思想也不會跟法國一樣.

被殖民後, 新的精英階層, 往往是在宗主國受教育的, 他們回到殖民
地卻是得要接受一個和教育所認識的, 完全不同的社會. 結果他們用
和當地民情不合的方式去處理那邊的問題, 最後是產生更多問題. 這
是很多殖民地日後出問題, 或者被說是「殖民主義遺害」的原因, 因
為他們社會發展當中省略了某些重要的過程.

英國式是否特別優越? 如果這問題我們要答是的話, 其實重點是在於
英國人對於殖民地的經營態度不同.

和其他殖民國家不同. 他們並非要「製造更多英國人」, 相反他們能
接受跟當地人完全沒同化, 也完全沒打算過平等. 他們建立殖民地的
目的, 並非為了傳播些甚麼, 而是完全為了牟利.
當時, 大部份國家
經營殖民地都是虧本的 (也就是為了國家長遠投資的想法) , 英國卻
能從殖民地大量賺錢.

因為他們沒有文化上的目的. 他們對殖民地的態度是, 先讓殖民地依
照本來的當地秩序安穩下來, 他們盡量減少對當地原有地方勢力和政
治的干涉.


當地原本的統治者, 他們會繼續保持其政治權限, 當地的經濟, 也並
不刻意去改造, 英國的做法是找到當地一貫遵守的秩序, 然後使自己
站在該秩序的頂峰, 之後就撒手不管. 所以出現「以當地習慣治理」
的原則, 比方說, 接管香港時, 香港還是根據大清律例去辦事, 他們
英國人有關的案件才用英國的法律. 當地人想要拜甚麼宗教, 英國人
也不管你, 英國人認為維持穩定的最佳方式, 就是保持原狀.


作為工業化的火車頭. 這跟當年民族主義盛起, 一切主張改革, 工業
化的其他歐洲列強大異其趣, 英國人的殖民是相當保守自私的, 也相
當現實的.


會有這種不同的角度, 很可能跟曾經在北美殖民地出過很大的損失,
受了教訓有關係.

英國人不動當地的語言, 文化, 生活, 法制, 與當地人隔離, 然後掌
管對外的貿易渠道, 採購當地的出產, 售出外來的貨物. 任何施加的
制度, 都只在有必要維持商業利益時才施加,
例如公務員架構, 法制
, 衛生設施, 公路等. 他們沒甚麼大無畏精神, 救世思想或者意識形
態, 一切就是錢, 而且殖民地不能生產那麼多價值和利潤, 他們也不
會投資多過其收益.


這也使當地人的反抗降到最低, 英國人實際上提供的, 只是「連接市
場的出入口」, 其他一切事情都只是交給市場去處理. 而他們也只處
理任何不得不處理的問題, 他們不努力做傳教, 宣傳之類的工作, 與
其說他們是尊重當地人, 不如說他們根本就不想花多餘而不知道有沒
有實用價值的錢.


他們公然的霸佔所有市場利益, 但土著也不會因此抗議, 畢竟當地人
根本就對世界市場沒有概念. 對於他們而言, 英國人只是一群自閉小
圈子的交易對象, 他們會收購你的產物, 以及賣給你各種古怪洋貨而
已.

這種不踢不動的殖民精神, 可以說是在管治上最消極的, 但同時帶來
的負面副作用卻是最少的.
要比喻的話, 就像是一個國家積極發展工
業反而帶來環境污染, 隨隨便便而讓環境保留下來一樣.


事實上當地的社會還是依照本來的脈絡去發展, 而發展的方式並非「
同化」, 而是當地人會從觀察英國人, 或者被英國人僱用當中, 取用
自己覺得有用的部份. 事實上大部份殖民地人民, 都欠缺對英國的身
份認同, 而只產生對自己的身份認同,
即使以白人為主的殖民地, 如
澳洲和加拿大也不例外.

隨著認識的增加, 漸漸當地人也意識到自己在世界市場的地位, 而感
到根本沒必要給予英國人太多的好處. 而產生獨立的意識,
直至第二
次世界大戰, 英國為了作戰, 要了殖民地很多資源, 這種殖民方式也
導致了大英帝國的瓦解.


因為那些殖民地人民覺得和英國只是合作對象, 不是英國人, 所以當
然不可能免費幫英國打贏一場仗. 他們覺得英國人虧欠了殖民地, 即
使英國人不願意也好, 殖民地的獨立被視為戰爭的應得結果.

然則, 因為英國人的殖民是經濟殖民, 政治上和名義上雖獨立, 但長
久取用英國市場的結果, 就是對英帝國市場難以捨棄. 英國看準這一
點, 成立了英聯邦, 英國沒有在政治上再能控制任何一個國家, 但各
地亦不抗拒英國成為一個合作對象, 英國作為英聯邦市場的中樞點繼
續牟利和存在.


而倒過來說, 因為長久的穩定治理, 加上經濟上得到英聯邦市場的維
持, 自然獨立了的殖民地在政治和經濟上都不會有太嚴重的改變. 這
是日後英國殖民地的情況多數比其他國家的殖民地良好的原因.

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重點, 就是英國殖民地和宗主國一樣, 他們的合作
不是建基於忠誠, 而是建基於功利.
這是否最良好的殖民? 那我們必
須理解的是, 這種體制是有缺點的. 就是殖民地並沒有忠誠和犧牲精
神.

所以相比起其他國家的殖民地. 英國的殖民地對外侵的抵抗能力是特
別弱的, 在越南會有抗日遊擊隊, 在香港和新加坡, 抵抗就相當的有
限, 而日本侵略印度時, 也輕易組織了印度人去抗英. 如果英國陷入
激烈的殖民地爭奪戰中, 這種體制有致命的弱點.

但英國在上個世紀, 有超越全世界的強大海軍, 建立了一個不列顛和
平, 使任何國家都不敢動英國的殖民地. 才使這種殖民體制變得可行
, 如果是別的國家去實行, 他們卻沒有海軍和對和平的自信.

而且, 是因為英國本身有發達的資本主義貿易網絡, 這種世界市場經
濟才成立, 否則英國根本不可能從一些偏遠地區的小島 (像香港) 獲
得利益, 其他國家的工業化都比較後期, 而且很多時建基的都不是世
界市場. 就算他們用這方式去管治殖民地, 也許既不能得到貿易利益
, 也不能得到文化利益, 最終一無所得.

雖然其他國家的殖民地不能算有英國的成功, 但至少像西班牙語能夠
傳達很廣闊的地域, 以及葡萄牙語由一介小國的語言, 偏及巴西這麼
大的土地和人口, 而他們的文化和信仰(例如天主教)基本上在南美等
殖民地, 變種地生存下來, 也許政治未必穩定, 可是他們也不是一無
所得的.

而且這些前殖民地也許政治動盪, 但不見得人民就生活在水深火熱,
這是兩回事. 大英帝國作為十九世紀的勝利者, 這些殖民地雖然獨立
, 其實也分享了大英帝國的一些遺產, 例如市場, 相對而言, 其他殖
民國家的殖民地打從一開始就沒有這福利. 要比較起來也未必公平.

補個八卦是, 前美國殖民地菲律賓, 在獨立多年後的今天, 還是一直
有呼聲想要回歸美國變成五十一洲的.


2013年1月17日 星期四

香港人會不喜歡大陸人嗎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香港人會不喜歡大陸人嗎
時間: Mon Nov 3 23:54:25 2008

※ 引述《freeread (免費讀)》之銘言:
: 身旁一些朋友去香港玩時
: 有時被誤以為是大陸人
: 後來表明身份是台灣去的
: 香港店家或店員態度就很明顯轉好
: 怎麼會這樣呢
: 你也有相關體會或經驗嗎

既然大家都想我回, 那我就回應吧.

首先, 你說的是事實, 香港是有歧視現象, 而且相當的嚴重. 不
論是對甚麼人也好, 這是一件並不光彩的事情. 但既然事實存在
, 就更不應否認.

至於香港人是否真的歧視大陸人? 這問題得要先問, 怎樣才算是
大陸人? 「大陸人」其實只是香港人對於他們歧視的群體的稱呼
, 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大陸人. 本來大陸人就包括了太多不同的族
群, 一概而論本身就有問題.

第一, 如果是來自廣東省, 說粵語的人, 這些雖然也算是大陸人
, 但香港人一般不僅是不歧視, 在感情上大抵還是有共理心. 即
使在很多問題上觀念有尖銳的衝突, 但香港人對廣東人的容許程
度一般比較高.

第二, 如果是說外省語, 並不說國語的大陸人, 比方說是上海話
, 潮汕語, 香港也不會歧視的. 反而通常會把說這些話的人預設
成香港人. 因為香港原來就是移民社會, 這裡很多居民, 都不是
在香港出生的, 因此這些說不同語言的人早就被認可為香港人這
個族群當中的其中一部份.

被歧視的對象, 是說國語的人. 同樣是外語, 唯一被歧視的其實
只有國語.

看到這裡可能會引很多臺灣人反感, 但隨之帶來的應該是疑問,
如果香港是排外的話, 為何不排斥其他語言, 如果香港排斥的是
大陸人, 為何他們用母語時所受的歧視情況反而遠比國語少?

大陸人常認為香港人的歧視是因為大陸窮困, 但這是偏見, 否則
就很難解釋香港人的矛盾行為, 比方說, 在大陸有災害時的捐款
, 以及文革和各飢荒時期對廣東居民的接濟等.

因為這是香港人區分「同類」和「異類」的標準, 香港人大部份
都是來自大陸, 身份是難民, 會成為難民, 本來就是為了逃避霸
權政治而來的. 這跟源頭沒關係, 香港人的源頭, 從中國的南北
, 從日本, 從印度, 越南, 從西方各國都有, 形成這民族的並不
是單純的血緣, 而是某種共同的心理.


一些香港人有共鳴的歌曲, 例如「香港. 香港」, 「獅子山下」
, 都反映了這種心理. 香港的精神用四個字來形容, 便是「同舟
共濟」, 大家都是拋離了故鄉, 夢想找尋一處自由的樂土, 而香
港恰好的滿足了這條件.

(以上歌曲的歌詞, 不妨在 youtube 找一下)

拋棄了過往的身份, 決定在此建立新的故鄉, 落葉歸根, 大家雖
然有矛盾, 雖然貧窮, 但至少能各自做自己喜歡的事, 能得到安
全, 而希望這安全和自由能夠永久下去的意識. 就組成了香港人
, 因此, 對文化和宗教上有很大的包容, 容許大部份語言和信仰
的存在, 也很少人去干涉別人的語言和信仰, 這是因為大家愛惜
的便是這自由.

任何認同這個理想的人, 只要來到香港, 都會被視為香港人.

殖民分兩種, 第一種是美州式的殖民, 也就是把自己國家的人移
民去一個新的地方建立殖民地. 第二種是印度式的殖民, 也就是
當地本來有居民, 部份移民去使當地居民同化以便管治.

香港是屬於第一種, 香港是一個「中國的殖民地」, 因為那些殖
民大部份都來自中國, 但管治的卻是英國人. 殖民地的人民如果
在祖國能夠活下去, 很少會願意離開, 他們來到殖民地, 通常貧
窮而且沒有任何東西.

殖民產生社會變化, 因為那不可能再用以前的方式生活, 很多人
來香港之前能靠農村生活, 但來到香港就不可能了. 被迫改變了
思想和生活方式, 因此殖民往往產生新的觀念和想法, 而且追求
自由.


這樣就產生了殖民地和祖國思想上的分歧.

隨著殖民地的經濟發展, 甚至會比祖國還要發達時, 新的殖民的
心態又會和舊的殖民不一樣. 新的殖民並非難民, 來殖民地是為
了找尋經濟機會, 追求自由的再也不是主要目的. 自然, 心態上
就不太一樣.


因為社會在不同的線上發展, 結果大家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變化,
雖然是同根生, 但逃離的人和留下來的人, 都會各自受到環境的
催化. 逃離的人辛苦地活下來後, 刻骨銘心的記著這難得的自由
, 會加深對自己逃離的對象的抗拒, 至於留下來的人, 即使本來
有一定的反抗意識, 也會隨時間而接受現實, 跟而削弱.


看起來好像走題甚遠, 這和國語有甚麼關係? 關係正在此.


會說國語的人. 本身就是從某個教育世代產生的, 因為自幼接受
國語教育, 才會日常生活中說國語.
這代表了, 他們基本上已接
受了後難民時代之後的教育, 這個教育本身就是為了避免產生像
香港人那樣的人而做的.

比方說, 強調中國對外的仇恨, 強調大一統, 強調黨國領導的神
聖性和不可質疑等, 強調軍事力量, 強調國家大於地方也大於個
人. 強調在國家利益面前自由和權利都可以放棄的, 肯定六七暴
動等.


這些都是香港人否定的事情, 香港人是正好相反的, 香港人認為
仇恨只會妨礙心智, 也不認為有甚麼非統一不可的理由, 沒有認
為任何人或組織有甚麼必然權力去管治人, 個人的幸福, 自由和
權利也一定比國家的利益重要. 而且十分厭惡大陸在香港策動的
各種暴動和恐怖活動等.

也就是說, 問題不在於「大陸」或者「國語」, 而是說國語本身
意味著他們有很大可能性會「擁有跟香港人生存哲學完全敵對的
思想方式」.


這種思想分別, 舉一些例子就能清楚. 比方說, 去到外國, 同樣
是被人歧視, 大陸人會認為原因是「因為祖國不夠強大」, 而香
港人卻認為「想不受歧視就學習對方的文化, 想保持自己的文化
就難免被歧視」.

大陸人認為「錢能令對方對自己禮貌和屈服」, 而香港人認為「
錢能令自己受壓迫的時候可以立即離開」.

大陸人認為香港是「因為有錢所以自由」, 而香港人認為香港是
「因為自由所以富有」.

大陸人認為「我們將崛起並會取代誰」, 香港人從來都沒想過要
取代任何人, 而認為「香港是獨特的, 不會超越誰也不打算和誰
比較」.

大陸人認為「統一中國才會強大」, 香港人認為「統一的話中國
人就無路可逃」.

大陸人重視的是「大局穩定才能令社會有秩序」, 香港人重視的
卻是「每一個人先守基本秩序社會才穩定」.

... 可見, 雖然香港沒受甚麼反共教育, 但大家的想法根本是完
全針鋒相對.


所以, 這不是國藉的問題, 不是出身的問題, 也不是錢的問題.
只要一旦開口說的是國語, 香港人就曉得對方有很大機會擁有一
套自己不能認同的思考方式的問題. 因為大部份說國語的人口都
是在這種教育下產生的,
眾不會在倒模一樣, 個個有完全相同的
想法, 可是在同樣的教育下, 想法難免有一定的傾向.


如果你表明你是臺灣人, 雖然你也說國語, 但香港人會認為, 「
即使你是說國語的, 但你比較能和願意了解我們」. 這也是為何
都是說國語, 你一旦表明你是臺灣人, 態度完全不同的原因. 因
為大抵上香港人都了解臺灣人普遍沒有那類想法.

同樣, 如果大陸人也表達了理解和認同這種想法, 香港人也會直
接將對方視為自己的成員, 而不是外人. 即使他根本就沒有香港
的國藉.

因此, 香港抗拒的其實不是國藉, 而是「價值觀」, 價值觀本來
不該和國藉拉上關係, 但建立在全國統一教育的這種特質下, 價
值觀和國藉拉上了關係.


這並非香港唯一的歧視, 但這種歧視的原因是最深層, 也是最難
解決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52.90.21


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國人很累

前些天昆明機場大霧,一萬多旅客滯留機場,結果自然一片混亂。後來可以飛了,所有的閘口前都亂成一團,有的人也不知那架飛機飛去何方,也要搶着入閘,還大 聲嚷:「管它飛去哪裏,反正我要坐飛機。我沒法飛,別人也別飛!」

中國人有「一拍兩散」情意結,「我得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的事情時有發生,本來坐飛機是為了到達目的地,但在不知道自己上不上得了飛機的時候,關注的卻是別人會不會上飛機,如果別人上了自己沒上,天就塌了。如果自己沒上別人也上不了,心就平了。

這就是中國人「不能便宜別人」的心態,凡事如果便宜了別人,自己就覺得吃虧,為了自己不覺得吃虧,大家抱在一起死好了。人同此心,哪能不亂,哪能成就好事。「一拍兩散」的宗旨,就是我不好,你也別想好,我不活,你也要死。不然的話,就會「憑什麼──」了。

這 裏還有一種「逃難情意結」。一旦有了「逃難情意結」,人便一定爭先恐後。無論是坐飛機坐火車坐巴士,甚至在街上買一包糖炒栗子,只要人一多便恐慌起來,便 覺得人人都會有份,唯獨落下自己。人同此心,就沒秩序了,就亂了。就忘了中國一句老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個個都怕方便了別人自己吃虧,人與人之間 沒有信任,老怕自己成為吃虧者,時時都在為「不要便宜別人」備戰。所以,中國人出外旅遊很累,中國人不出外旅遊也很累。

李純恩 

香港民主運動的中國結與香港結


| 2013/01/07 | 作者 孔誥烽 | Hits:427  
最近,香港的公共輿論環繞一面英治時代的香港旗而辯論不休。這支旗首次引起廣泛注意,是2012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共十五周年的七一大遊行。當時在遊行隊伍 中,出現了一片英治香港旗的小旗海。據後來香港《蘋果日報》的報道,這片小旗海,讓北京感到十分震驚。 後來香港旗在反對國民教育、反對香港東北與大陸開放邊境等行動中,均十分顯眼。到了今年(2012)10月1日中共建政63周年,更有年輕人人手一香港旗 到中共駐港最高到表機構“中聯辦”示威的場面。

      親北京的輿論機器臭到不對勁的味道,在今年(2012)九月開始有系統地批判他們眼中的"萌芽中的港獨意識"。一直代表北京對港思維最強硬一翼發言的中國 全國政協香港區委員劉夢熊,最近更嚴正警告要"嚴懲"拿香港旗示威的香港人,建議"警方在示威遇上高擧「獅龍旗」和「米字旗」、高叫「我不是中国人」、 「中国人滾回中國去」的示威人士,警方應登記他们的身份證,並要求入境處取消该等人士的特區護照,以及通知内地公安部門取消其回鄉證。"


壹、“龍獅香港旗”後的本土意識
 
      其實在香港旗背後,可能根本沒有清楚統一的意識形態。例如一個一直通過研討會探討本土論述,以香港民俗學者陳雲的暢銷書《香港城邦論》為指導的"香港自治 運動"組織,雖然也不時拿香港旗參加各樣示威,但卻強調他們的香港旗刻意去掉英國米字旗的背景。他們也強調他們反對港獨,只是要求中共與香港政府專重《中 英聯合聲明》與《基本法》訂下有關香港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而在香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高登網上論壇,另一批拿香港旗的示威者,則批評"香港 自治運動"太保守。他們其中一位最近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明言"中英雙方在制訂「中英聯合聲明」時欠了香港人一個自決的權利,香港前途應由公投決定。"真實 的公投無法實現,他們卻先在今年(2012)九月在高登論壇發動了一次網上公投。"公投"在短短兩星期內,便有1150人回應,74%希望香港獨立,支持 自治但做英/美殖民地者佔18%,接受主權在中國者只有6%。1

      無論如何,一個抗拒北京對港實行直接管治、認爲香港人應該有權控制自己命運的香港主體意識,正在急速形成。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2012年九月中進行的 民意調查顯示,香港人不信任北京政府的比例升至40%,乃主權移交前1997年5月以來的新高。同時,香港人對北京的信任,則只剩26%。2在 剛過去的9月9日立法會選舉中,亦出現了帶有強烈本土意識、在以前選舉均未出現過的口號,如新民主同盟的"香港優先"、"收回單程証審批權"(中國大陸移 民來港的單程証審批權現時在中國大陸公安當局,而不在香港);人民力量的"打倒港共政權"、"守護香港";公民黨的"拒絕大陸化"、"拒絕赤化"等。高舉 鮮明本土旗幟的候選人,均表現理想,當中包括成功當選的公民黨新人毛孟靜和新民主同盟的范國威,還有宣佈要推動香港本土民權運動的新興政團人民力量。

      香港主體意識在2012年下半年急速崛起,當然與同年三月被社會廣泛懷疑是中共地下黨員的梁振英當選特首有關。之前在出身自英治時代高級公務員的曾蔭權當 特首的時代,溫和民主派圈子流傳著一種反對曾政府要留有餘地的講法:曾怎樣不濟也是一個"香港仔",他身邊也雇用了不少具民主派背景的智囊與親信。不少這 些溫和民主派,覺得曾蔭權其實已為香港擋了不少來自北京的壓力,如重新啓動二十三條反顛覆條例立法。在他們眼中,若曾政權的公務員治港一敗塗地,換來個幹 部治港便不得了。所以在曾治的2005年到2012年,屬於溫和民主派的民主黨和相關學者等,都樂於與特區政府合作,加入其咨詢架構,並推動2010年政 治改革方案的通過,抵制主張抗爭到底的激進民主派。

      但曾落梁上,無論梁振英本人是否真是共產黨員,中共通過中聯辦直接治港的格局,已經形成。在梁振英當選特首前,中聯辦介入各級選舉,向媒體高層施壓,已經 時有報道。但梁振英當選後急速推行國民教育、中港邊界融合,並多次表示"二十三條立法是香港的憲制責任",為重新啓動二十三條立法放風,大家都看在眼裏。

      現在中共直接治港成局,含淚支持"港仔"特區政府以抗衡北京河水犯井水的縣念,一掃而空。香港的反對運動,失去了以往由英治時代商界官僚精英組成的中介, 直接面對統治香港的中共,香港民主運動對一個本土論述的喝求,從未如今天般強烈過。但香港的反對運動,自1970年代出現以來,卻一直被中國民族主義禁錮 太久。要建立有力本土論述抵抗大陸化,又蚩能一朝一夕?


貳、香港民運與中國民運的關係

        香港反對運動的崛起,不少人都會追朔到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中文運動等,而不少當年的參與者,更明言1967年港共在文化大革命影響下發動"反英抗暴"運動對他們的啓蒙刺激。3可 以說,從1970年代社運、學運演化而來的香港民運,有很大部分是繼承了中國自五四運動以來"反帝反殖、讓中國站立於民族之林"的民族主義。他們與中共專 制者和港共的分別,只在於他們在強國意識之中,加入了建設民主中國這一項而已。但在1989年之前,這些民主派與當時中共駐港機構香港新華社皆保持一定聯 係與溝通。香港社運民運元老司徒華最近在過世後出版的回憶錄,更首次披露了他作爲前共青團團員,一直希望加入共產黨成爲正式黨員的秘密。4

      被反殖民族意識主導的主流民主派,在1980年代初期中英前途談判剛開始時,不少都支持"民主回歸"。到了1989年他們絕大部分都投入了香港支持北京學 生的民主運動,六四鎮壓之後,亦組成"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支聯會的領導層,與民主黨等主流民主派的領導層相互重疊。他們雖與中 共決裂,但卻仍保持中國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在論述的層次與中共比誰更愛國。

      這個"愛國"的心結,成了香港民主派的緊箍咒。在愛國咒語之下,反對運動因爲怕被指責為不愛國或賣國,而在與中共抗爭時投鼠忌器。例如在最近的反國教民意 大爆發之前,民主黨一直都因爲怕被指不愛國,而採納支持國民教育,只希望國民教育可以加入一些批判中國現狀的元素。

      對於香港主流民主派因爲其中國情結而在中共前變得軟弱的狀況,曾因爲在香港發表評論表揚台灣2000年政黨論替而被香港主流媒體圍攻為"支持台獨"的旅挪威香港作家鍾祖康,有過很精辟的批評:

      香港的民主派特別是民主黨之民族主義狂熱﹐已明顯到了損害民主理想特別是基本自由原則的地步。比如由於民族主義狂熱﹐香港民主派竟然大都對台灣的民主政治 劃時代的突破不是態度曖昧﹐就是意興索然﹐甚至一派蔑視﹐他們絕對沒有強力呼應台灣的民主起飛﹐因為他們始終對台灣隨著落實「主權在民」逐步擺脫中共暴政 走向獨立﹐感到耿耿於懷。.....也由於民族主義狂熱﹐即便新疆或西藏等地的獨立抗爭人士多年來受到中共殘暴對待﹐基本人權蕩然﹐香港的民主派也視若無 睹﹐充耳不聞....
                                          .........
      香港民主派特別是民主黨由於很介意中共指其反華﹑不愛國﹐因此長期努力跟中共爭奪代 表正統中國的的地位...。所以他們要不斷跟中共較量﹕我比你更中國﹗我比你更愛國﹗但這樣的爭奪和較量的後果﹐正如上面所分析﹐是很嚴重的﹐最終只會損 害了非常基本的自由原則。不僅如此﹐還會顯得胡鬧。比如李柱銘在「六四大屠殺」後為了證明民主黨(或當時的港同盟) 並不反華﹐年復一年的到美國游說美國政府不要制裁中共﹐跟全球許多因人權理由要求制裁中共的人大唱對台﹐就顯得很造作很無聊。5

      香港的傳統民主派,支持香港在1997後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在香港範圍内進行民主改革。但香港的自治,有自足的意義嗎?須要長久保存嗎?抑或只是中國 大陸還受專制統治時,香港與大陸作區隔的臨時狀態?假若有一天大陸變天,香港還須不須要自治?我相信大多數民主派,對這些問題都沒有清楚的想法。在他們眼 中,最重要的,還是平反六四和中國民主化。

      在傳統民主派朦朦的眼裏,香港民運與中國民運血肉相連,也血肉模糊。香港民運被視作中國民運的先鋒,但中國民主化又被視爲香港民主化的前提。民主黨已故元老司徒華便曾在2006年說過,"中國若不走向民主化,香港的民主也無希望。"6民 主派被綁在這種曖昧的套套邏輯(tautology)中,在北京的圍堵與進逼前意志漸喪,只剩下拉橫額、跳海、推骨牌等象徵性的表演表個態便算交差的戯 碼。民運也成了多一個議席小一個議席的加減算術,迷失方向。他們心底裏,並不相信在香港的在地抗爭會有任何實際效用,只等著中國一天變天民主化,香港便會 跟著有民主。所以對他們來説,最重要是守著現在的生存,不要招惹中共的沒頂鎮壓,熬得一天得一天。而同時,在這種將香港民主運動與中國民主運動勾連在一起 思考的前提下,民主派疏於建構有關香港永續自治的論述,變相為北京按時或提早取消一國兩制,掃清了道路。這也是爲何傳統民主派在現時西環加緊直接干預香港 事務之時,回應乏力,反而有閑情去參與保釣運動,要求解放軍儘快出兵"光復釣魚島"。


參、“集體回憶”的呼喚


      香港民主運動被中國情結框限的這個思想困局,在2003年7月1日超過50萬人上街反對二十三條之後開始被打破。2004年6月,香港有三百多名親民主派 的專業人士與學者登報發表〈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宣言〉,呼籲全社會共同守護"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公平公義、和平仁愛、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恪守 專業"八項香港核心價值。該宣言劈頭第一句,便是"去年「七一」大遊行,港人表達了強烈的命運共同體意識,表達了對香港未來的無限關切。"這個香港核心價值宣言,為香港本土意識在政治層面的表達,開創了先河。之後,"保護核心價值",成了大家反對香港中國化時的常用詞彙。

      但誠如法律學者兼資深媒體工作者,之前在民主黨工作過的王慧麟博士最近回顧時指出,當時提出的幾個核心價值,其實只是某種普世價值,並不本土。不過同時被 提出的"香港命運共同體"說,則暗示了一種從香港過去特有歷史文化導引出香港有別於中國大陸的主體建構之嘗試。7不過最初,大家都沒有為何謂香港命運共同體,嘗試作清楚界定,只讓它成爲一個指涉香港特有本土性的一個模糊的符號。

      2004年初,台灣的本土政治力量發動了聲勢浩大、針對中國大陸對臺導彈部署的「二二八牽手護臺灣」行動,擺出了一個向中國說不的姿勢。同年,一些香港島 居民和民主派專業人士在保護香港維多利亞港免受過分填海破壞的運動中,也發起了「牽手護維港」行動。這可能只是出於對一種新穎抗爭儀式的簡單抄襲。但牽手 護維港行動得到市民熱烈響應,成了港人表達其強烈本土認同的一個踐行,則恐怕是運動組織者預料不到的。

當守護維港運動出現之時和最後歸於沉寂後,各種保護香港殖民時代早期建築物、保護舊社區的運動亦此起彼落。當時香港本地媒體大都對這些運動當作只涉及城市 規劃的個別事件看待。但《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卻在七一大遊行一周年前夕,憑其敏銳的觀察力,閱讀出這些忽然多起來的保護古蹟、舊社區訴求背後的重要政治 意義:香港人愈來愈覺醒到捍衛自己文化身分的必要性,並將本土意識化作直接行動 8

     這些保育運動發展到2005年的保衛喜帖街、2007年的保衛皇后碼頭、和2010年的反高鐵保菜園村等運動中,凝聚出一個激進本土青年的社群-而這個社 群,在後來的五區公投運動、反對國民教育運動、和反對中港邊界模糊化的運動,也仍扮演一定角色。這個社群,也催生了與"香港命運共同體"一脈相承的"集體 回憶"論,嘗試從香港住民過去某種共有的歷史經驗和記憶,去建構一個共同身份認同,再將這種認同用作推動本土社會、政治行動,對抗中國化的的貢杆。

      "命運共同體"、"集體回憶"論出現之後,香港的本土論述加速發酵。一方面著名民俗學者和專欄作家陳雲承著1997年後本土民俗歷史寫作的潮流和本土保育 運動的氣勢,梳理香港各種城鄉風俗、宗教源流與鬼神傳説,重搆香港在嶺南地方文化、中華正統文化和歐西現代性下形成的獨特精神面貌。9同時,國際關係專家、年輕學者沈旭煇教授,亦在2010年香港旅行團在馬尼拉被搶手脅持、與警察發生槍戰並有多名團友遇害之後就當時香港特首有無權力與菲律賓總統直接交涉的爭論中,提出了香港在一國主權之下其實享有"次主權"的論斷,惹來了港獨指責。10

      同時,公民黨和社會民主連綫(後者的主流派在2011年分裂出來成立了人民力量)兩黨在2010年就香港政府提出的保守政治改革方案,通過五區民主派議員 辭職再補選發動變相公投並得以成局,則開創了一個香港住民就本地大事進行住民自決的原型。就這樣,本來模糊的本土論述向下與庶民日常生活記憶連接、向上與 將香港自治現狀在法理上和政治上永續化、行動化的試圖共振。這些發展,加上北京加緊介入香港内部事務引起的反彈,使一個利用一國兩制提供的每寸空間堅決主 宰自己命運的香港主體意識破繭而出。

      2011年底,陳雲出版《香港城邦論》,提出香港應該在文化上與中國完全畫清界線,在政治上堅守1980年代初《中英聯合聲明》和後來《基本法》賦予香港 特區的自治權力,寸土必爭,在民主運動路綫上,則主張香港民主運動與中國民主運動切割,可以互相聲緩但不能混為一談。11這部著作 乃上述香港主體意識暫時最清晰的表述。該書將之前不少人講到口邊卻不敢、不懂講出來的話全部白白地講出來了,觸發多數港人的共鳴,長期高踞各大書店暢銷磅 首並獲香港書獎。但它在傳統社運、民運圈,卻引起恐慌與圍剿,不少社運、民運中人批評他把香港民主運動與中國民主運動說成是平行和互不從屬的兩個運動是大 逆不道。這種批評,正體現了香港民主運動内的中國情結之根深蒂固。


肆、中國轉型:期望最好的會發生,但也為最壞的作準備


        香港本土意識日益高漲,但不少社運民運人還被幽禁在"香港民運從屬於中國民運"的固有觀念之中。胡錦濤在2012年七月一日來港慶祝"香港回歸中國"十五 周年,傳統民主派人士不借這個機會抗議西環治港破壞一國兩制,反而重點請求中央徹查官方稱爲自殺,但被廣泛懷疑是被殺的湖南民運人士李旺陽死因。後來胡的 親信,湖南省領導周強說已經徹查,還笑騎騎地重申自殺無可疑。並無打算將舞台移到大陸去的民主派朋友,難以再在香港主場將行動升級,整個李旺陽議題也就不 了了之,體現出香港民主運動以中國民主運動的主題淩駕,喪失自身主體性帶來的困局。

      在香港,可能有不少民運朋友在等待中國激變,準備到時立刻北上延續1989年中斷了的那場中國民主夢,但他們恐怕都沒有為中國這個龐復大國轉型時可能要經 歷的反復做好準備。萬一中國出了一個米洛索維奇式或普京式的民選領導人,香港應怎辦?香港還要不要堅守自治?抑或要熔進中國政體轉型的火焰之中?

      成長於七、八十年代的香港人,都一同在那個廣闊的蔚藍的的陽光的八十年代,造過中國民主夢。但歷史的機遇錯過了中國,現在要囘也囘不去了。在過去二十多 年,愛國教育的狼奶已經滲入中國社會肌理的深處。一將攻城萬骨枯的盜匪皇朝邏輯和以財富衡量對錯的資本主義邏輯結合,民情歪變。崔健、張楚和唐朝消失了, 卻出了很多章子怡。劣幣長期驅逐良幣,正直的人活得越來越苦,變得越來越少。就算中共真的到台,中國能否順利出現健康的公民社會,還是未知之數。最近的反 日暴動,即隱若體現出一種權貴意圖分散民衆對社會政治矛盾的注意力,而將民憤導向針對外部模擬敵人的極端民族主義甚至是法西斯主義的影子。

      若中國出現激變,誰都希望中國可以和平、迅速地過渡到穩定的民主法治體制去。但誰能說得準?誰又能保證大陸的多數人能理解和尊重香港在與中國歷史分途多年 時累積起來的歷史記憶、文化習俗和價值追求?立足香港,我們對中國只可期望最好的會發生,但也要為最壞的作好準備。香港能為中國民主化能做出的最大貢獻, 便是先將香港的永續自治和城邦民主建設好,令香港能成爲台灣以外的另一個華人民主政體的參考系。在意識上和行動上將香港民主運動與中國民主運動視作一體, 不加區分,最後對香港和中國的民主發展,都沒有好處。

作者孔誥烽為美國約翰霍普斯金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智庫立場)



註解:

1."高舉香港旗,反對現政府"《明報》2012年9月26日

2.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2012年9月18日新聞公佈(http://hkupop.hku.hk/chinese/release/release965.html

3.這個運動最後在周恩來保證香港保持現狀,中共不會收回香港後潰散;在港英政府的大舉鎮壓之下,部分被港共領導的左派開始使用路邊炸彈、政治暗殺等方式 繼續運動,但運動最後還是在1968年初被完全鎮壓下來。詳情可參考張家偉2012《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香港大學出版社。

4.司徒華 2011《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5,鍾祖康 2001〈香港民主派/黨錯在哪裏?〉《開放雜誌》172期

6."司徒華:中國不走向民主 香港民主没希望"中央社2006年10月14日(http://www.newcenturynews.com/Article/gangao/200610/20061014214524.html)

7.王慧麟2012〈核心價值的崩壞〉《明報》2012年7月30日

8."City of Immigrants Begin to Find an Identity of its Own", New York Times (June 29 2004).

9.如陳雲2008《農心匠意 ─ ─ 香港城鄉風俗憶舊》花千樹;陳雲2010《香港大靈異(初集)--神異傳奇及民俗信仰》花千樹

10.沈旭煇 2008《結構香港次主權》明報2012年8月27日

11.陳雲2011《香港城邦論》天窗

2013年1月12日 星期六

蔡東豪專欄:180好漢

《明報》2012年11月28日刊登一個值得深思的報告,分析中港融合的危與機,焦點是港人北上打工的趨勢。在很多港人心目中,相對內地,香港向上流動力 今非昔比,北上打工是大勢所趨。從統計處資料看到,原來自2004年,北上打工港人數目年年下跌,由2004年24萬人減至2010年18萬人,跌幅達四 分之一。港人蜂擁北上打工,所說的跟事實並不相符。 

港人北上打工持續下跌,《明報》報告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早年內地依賴港人提供專業知識,例如國際營商經驗、企業管治等。這幾年,內地發展迅速,對來 自香港專業人才需求減少,俗稱是「教曉徒弟冇師父」。二、香港製造業萎縮,在內地開廠的港商紛紛縮減規模,甚至結業,留下繼續經營的也想辦法減少香港員工 數目,減低開支。《明報》報告比較2005和2010年統計處資料,發現以人數計,港人北上打工跌幅最大的行業是製造業,四年來跌幅人數達4.3萬人。統 計數據截至2010年,由2010年至今,香港廠商遇到的困難惡化,相信港人北上打工下跌趨勢會加速。

北上打工港人 跌幅加速

報告末段訪問公共專業聯盟主席黎廣德,他指北上打工數字下跌,不能只看人力和經濟需求,還要看社會文化,他說:「數字跌,可以說是兩地因了解而分開。香港 人擔心生活方式、制度差異,不排除港人對內地的抗拒越來越大,中港融合其實係失敗。」

中港融合是一個涵蓋多方面的課題,我對港人北上工作這角度感 興趣,這方面,我有點經驗。精電(710)香港辦事處聘請員工約180人,當中約60人每周五天在內地上班,另外約80人經常往返內地工作。資深廠商的行 家看一看精電生意規模,再看聘請180個香港人的數字,就知道精電在用人方面可能有問題。

內地員工工資近年急升,特別是技術人員,但跟香港員工的 工資比較,仍有一段距離。純粹從金錢角度看,假如內地人可取代香港人,廠商一定聘請內地人,此策略美其名「人才本地化」。表面上,聘請內地人非常合理,他 們不需舟車勞動上班,而且熟悉當地風土人情,做起事來更得心應手。

精電聘請180個香港人,以比例看,應該是偏高,規模比精電大,而聘請較少香港 人的工廠,我認識不少,我也想檢討這個180香港人的問題。首先,精電大體上奉行「能者居之」(Meritocracy)文化,沒規定某些職位必須聘請香 港人,也沒刻意實行人才本地化,但結果是港人比例偏高,這代表了甚麼?我認為這現象跟黎廣德所說的中港融合矛盾有關。

抱過客心態 溝通存差異

文化差異是老掉牙的萬惡之首,彷彿遇到問題,沒明顯原因的話,一定遷怒於文化差異。精電聘請180香港人,可能包含個別原因,但我相信同時深藏了行業性現 象,只是其他廠商未必會坦然說出來。我想到四個解釋文化差異的原因:

一)歷史原因。精電今年慶祝創辦35周年,是一間老牌工廠,老工廠有老員工, 有老習慣,不容易改變。精電創辦初期生產線在觀塘,後來搬去將軍澳工業邨,然後逐步把工序移到內地,這過程經歷一段時間。在漫長的生產線轉移過程,營運上 一直是由香港員工作主導,公司對香港員工的信任,是長年累月積累起來。我今日環顧精電各部門的高層,大部份是由香港人出任,我認為當中包含歷史因素。

我 認識一些在最近十多年創立的工廠,它們由開始便是在內地設廠,開山劈石的員工主要是內地人,整間公司設計是以內地人為主,所謂總部就是內地工廠。對於這些 年紀較輕的工廠,根本不存在是否信任內地員工的問題,因為從開始,骨幹員工就是內地人。在香港的業務只包括小量倉庫、財務、採購等員工,公司的重心在內 地。我不是姓賴,把問題歸咎前人,但每間公司有歷史,公司歷史怎看信任,是有一定影響。

二)溝通差異。精電香港員工北上上班,不管每周在內地工作 多少天,每周都返回香港的家,內地永遠只是工作的地方。我留意到員工的普遍心態是,下班後第一時間回香港。周末留下來或邀請家人來探索當地風景名勝,我聽 過的例子絕無僅有。香港人持過客心態,對內地欠歸屬感,也欠興趣去了解當地文化。香港人嘲笑外國人在香港住了長時間,只知道中環和愉景灣,從未去過石硤尾 或西灣河,在內地工作的香港人何嘗不是。

我不是說笑,精電在內地工廠定期舉辦普通話班,因為香港人的普通話太差。跟內地同事溝通,香港人索性說廣東話,久而久之,形成內地人廣東話說得不錯,而香港人的普通話持續差勁現象。香港人融入內地人圈子,我感覺不到,大部份情況是香港人跟香港人玩。

內地同事洩密 天經地義

三)跳槽不眨眼。以工程師為例,內地人跳槽相比香港人,雖然我沒正式統計過,感覺上可能是50倍,甚至是100倍。廠商一定有相同經驗,內地工程師工資表 面比香港人低一截,但把聘請和培訓的成本計算在內,分別可能不大。內地人跳槽之輕鬆,令人懷疑這種事業發展態度,是否只適用於經濟剛崛起的強國。

當 內地員工流動性這麼大,公司一些關鍵職位,只由香港人出任,是出於實際需要。說出來好像有點難聽,好像是看低香港人,但從事工業的香港人跳槽比例確實不 高,因為香港工業近年不景氣,根本沒太多職位空缺,香港人心態是,一動不如一靜。在內地工作的香港人資訊不大靈通,打探行情主要靠舊同事道聽途說,可靠性 有限。

四)忠誠定義。香港同事有一次告訴我,公司捉到內地同事洩漏公司機密。我問具體情況,據說某同事如廁時,大聲用手機把公司機密告訴他的朋 友,在廁所內所有人都聽到。原來,精電的反商業間諜措施是,如廁時聽吓其他人的談話。曾經有內地人義正詞嚴地告訴我,他忠義的定義,依次序排列是:同鄉、 同學、同事。把公司資料告訴在別家公司工作的同鄉,對內地人來說,天經地義。我聽後想反駁,但最後收回了,因為我不知從哪裏說起。

中港文化要融合 非易事

除了忠誠,內地人對知識產權有另外一套見解,牽涉發達國家怎以不公平手段剝削發展中國家。與其跟內地人辯論這些道理,香港人寧願聘請對守法有不同見解的香港人,我認為有理論基礎。

精 電聘請180個香港人,對某些廠商來說比例是太高,單以金錢計算是不明智。這些年我親身經歷中港融合,我看這180人,我看到的不是高成本而是公司的寶貴 資產。我們沒法改變中港文化差異,與其假裝沒事或硬要融合,倒不如選擇以另一種方法去面對,這一切都是源自領導者,即是我。我第一個承認融合不到。

蔡東豪

為前海做好準備 國產人才治香港

2013年1月9日

一、行政長官梁振英履新以來,施政可說一無是處。在處理雙非問題上,本來讓人看到其行 事果斷的長處,可惜卻留下未來十年內可能有八萬五千雙非兒童來港爭取入住公屋的遠慮,打亂了長遠房屋規劃策略的部署;至於其他各項「成熟一項推一項」(有 的肯定是半生不熟便推出)的政策,有什麼真正利在全港市民?答案是沒有,而且更令人看到香港吏治的敗壞。不僅如此,梁班子逆勢而行(所謂迎難而上),與非 梁營的政治組織、社會團體和個人對着幹,拚勁甚勇、狀態虛怯,以去周六在禮賓府召開實際是號召同路人與反對派打言文戰甚至是街頭對抗的動員酒會達高潮!香 港營從來便不存在,現在更明顯地被撕裂。

自從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把「親疏有別」宣諸於口,從公者的質素,已跟「能者居之」、「用人唯才」等行 之有效的原則,愈行愈遠。到了梁振英上台,其用人準則與我國傳統以至英國殖民者奉行的一套,完全背馳;部門首長由於缺乏行政歷練和處理公共事務經驗,以至 不少政策推出時機不適或根本不符民情而甫見光便拉倒或尾大不掉成為政府的負資產,令梁振英政府政不出亞厘畢道,以致上任半年多一事無成!

我 國古代封建帝皇受命於天,一言而為天下法,為所欲為、無事不可為,可是,在人事任命上,尚奉「試用」及「科舉」為圭臬、不敢亂來。不求甚解的人但知堯禪讓 於舜,即堯無條件把帝位傳給舜,不知舜在各部門〈五典、百官、四門等〉試用多時,直至有本事「攝行天子之政」,才被堯確認為接班人(見《史記.五帝本 紀》;當然也有「舜囚堯而奪其位」的說法);唐朝開始時通過科舉選仕,然而,登第者還得經「銓試」才能「告身」(正式授予官職),大家熟知的文章大家劉禹 錫、白居易以及韓愈,俱於高中後經二年至十年的「試用」、「試官」、「觀政」、「實習」後,才授九品銜小官;清末主張變法維新的「康聖人」康有為,殿試成 功後只授工部見習員,「學習行走」時提出的策議不獲上司重視,才辭職(一般辭書皆說他「不就官職」、未上任便請辭,不確)組織強學會和編《中外紀聞》。港 英的政務官,除品學兼備,通過詮敍,還得經歷年期不等的見習期後才能獲實職;即使中共幹部,以今屆政府「新人事」為例,亦大都經過多年基層磨練,方面大員 幾乎無一不是「起於州部」(從地方官做起)……。至於民主國家的部長,要不是經選民選出的議員出任,未經「民意考驗」的,得由國會確認才能上任。世上沒有 像董建華以降特區政府任命政治官員般兒戲的先例。

二、梁振英目空一切,用人無章無法,政府部門由毫無經驗、才具有限者「空 降」,中央政策組之首竟然不必為擅改職守、明顯「身份有失」及「越權跋扈」而負上後果;還有,已為選民唾棄的劉江華可以馬上被轉聘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 長,看來梁振英自恃有中央為後盾,正在不惜一切營造受簇擁、有支持的形象,對群眾的意識、選擇和感受,置之不理。在人事布局與任命的不按常規上,梁政府的 決策團隊顯然比曾蔭權政府更上層樓,把「親疏有別」及「用人唯親」深化,以致其決策層被有識之士譏為「雜牌軍」,那正如筆者較早前在這裏指陳,梁政府是拉 雜湊合勉強組成的烏合組合(Kledgeocracy)

上述的事實敍述是「傳統」,而評論可被視為只是反梁者的意見。在新人行新政即不 「蕭規曹隨」的前提下,「傳統」可以推倒、反梁的意見更可聽而不聞,然而,這樣做必須「拿出政績」才能服眾;但諷刺的是,梁氏的權力來源京官及其在港代理 人,對他的「工作成績」予以肯定,雖非「高度評價」,已與此間輿情有天壤之別,反梁陣營由是更為激動鼓燥,不在話下。

在香港民情強烈反梁的 情形下,「權力來源」如此表態,並非香港民情不能上達(置若罔聞是常態),而是梁氏「新政」,即使令他焦頭爛額,卻是根據由北京認可人士全面接管特區政府 的京意而部署,梁氏在缺乏民意支持下不顧一切貫徹北京的指示,雖然政績未見(北京肯定會給他一段不短時間比如二至三年以整固其新班子),惟布局已具雛形, 因此京官給予嘉許。老實說,如果梁氏不是按照北京的藍圖辦事,便不可能做出這麼多背離民意的事。

三、北京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在香港落實其「治港藍圖」,筆者有二點看法。

第 一是「英國人能為什麼中國人不能?」,這種一早存於中共基因的民族情意結,在中國多方面崛起的現在,更為深刻、彰顯,這即是說,英國人能夠把香港建設成現 代化城市,中國人有本事做得更好!而中國人的本事,可從中國「綜合國力」日盛以至成功主辦京奧等國際盛會上充分反映。京官因此信心滿滿,相信只要按照其擬 定的路線圖布局純粹由「國產」人才管治,香港一樣能夠繁榮興盛。

第二是新城前海建成在即,中國在香港試行其規劃的一套,當然有得有失,而 總結經驗,加上已培養(不斷淘汰、吸納)了大批人才,正好為數年後對外開放的前海管治團隊做好準備。前海的最終目的在取代香港,成為由北京操控全面為中 國服務的地域性金融中心,筆者相信只要參考「特設城市」的建設,不難成事;有不少人認為中國治下的法治不易取信國際人士,筆者不以為然,以比特區更特的前 海,可以在京官幕後操控下,建構令國際人士安心的制度,新加坡便是成例,新加坡有英式法治外殼,實際上法治的貫徹,巧妙地被執政者玩弄於股掌間。這種事實 世人皆知,但該國在金融業上不是有與香港爭一日雄長甚且超越香港的架勢嗎?

筆者有點「遠慮」的是,梁振英在「指」控唐英年大宅僭建上開壞了 頭(這實大出扯線人意料之外),說大話欠誠信已和他結下不解緣,令這位毫無管治政府經驗的行政長官,失信於民,更難施展「抱負」。半年多來,梁氏與平民百 姓及富室巨賈的矛盾,不僅未見紓解,反而愈積愈深,令香港政務未來更易引起「上下交征」的民憤以致愈來愈不易管治。這未必是北京願見的局面!

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中門大開:一左二窄大敗局

梁振英召集一眾梁粉到禮賓府,呼籲梁粉們要主動出擊爭取輿論,指目前輿論並不反映民情。最近一眾梁粉已出動,為下星期發表施政報告做「期望管理」,發表睇 淡言論,先降低公眾期望,表表者乃何喜華,佢一方面完全配合梁振英政治宣傳工作,另一方面仍否認自己係梁粉,目的只有一個,就係重建自己在傳媒間已被質疑 之公信力,因為任何人一旦貼上「250梁粉」標籤,即使講到天花龍鳳,亦沒法取信於記者,何喜華便等如廢咗武功。
梁粉欠公信力,空群出動只會越噏越出事,上次啟德滅體育城事件,已顯示梁粉造勢不可靠,無人信服。大家只要細心分析,便知道一左二窄「梁粉病」已成為當前 政治危機根源。梁振英組成少數派政府後,一直用鬥爭思維處理公務,此之「左」。至於窄,有兩方面,一係用人「窄」、偏頗,不斷分派公職予梁粉,黃玉山、羅 康瑞、林筱魯都算,派到畀競選辦「知己」鄧淑德,就連梁營也有意見。佢當選後大言炎炎話今後再無梁營唐營,只有香港營,原來又係大話。其實早在就職前已暗 中吩咐高靜芝負責去分派政治酬庸予梁粉,上次邵善波鬧出風波後,林鄭上立法會一派謊言緩兵之計,大家從最近一連串公職任命已見當中「政治運作」。劉夢熊公 開表明不當梁粉,原因亦同梁粉們利益分配不均有關。

用人偏頗 自我中心

第二窄乃政治胸襟狹窄,以我為主。元旦挺梁大遊行所以爆出公廁250元交易醜聞,根本原因係梁企圖另建政治組織系統,連傳統建制派樁腳組織都唔用,改用更 落後之鄉紳、街坊會、新移民、自由行、MK金毛職業示威者,你話死唔死,香港政治惡質化由梁振英而起。民建聯工聯至少係跟香港一套政治文化及規矩辦事,頭 面人物又係議員,唔會太離譜。本來政府有分區民政事務處、地區政務專員、分區委員、分區滅罪、社區領袖、地區校網學校校長老師等人脈系統可用,但梁明顯不 信任政務官,7月上台一連串地區諮詢show,已飛起地區專員。民政系統亦係社會主流,言論水平及政治精神面貌,均優於「愛港力」、新移民、MK金毛及狂 躁阿叔,至少唔會俾記者「藐」。

政治上梁已陷入自己製造的危機,理應主動擴大統戰工作,多攏絡政務官集團,新力量網絡等溫和中間派、主流工商專業人士,以擴大政治基礎,靠梁粉用梁粉,後果將是進一步孤立,四面楚歌,結果在左傾鬥爭思維下,更加只敢用梁粉,如此大敗局,是有其必須性。

添馬男

炎黃說實話 揭殺人放火

2013年1月8日

《炎黃春秋》(下稱「炎黃」)的網站被關閉前,就備受「頂層」宣傳官的壓力。受壓關乎執政黨高層的政治理念、施政取向的分歧,也與對「重大歷史事件」(如文革)的評價差異有關。

「炎黃」支持改革家溫家寶的深化改革論,贊同他的「封建殘餘文革遺毒」說,發表一系列揭露左禍和呼籲「汲取文革教訓」的文章。薄熙來則在重慶「唱紅歌念語錄」,以「復活文革」借事立威,獲得北京等地極左派支持。

最近幾期,「炎黃」發表一系列文章,更深入揭露「無產階級專政論」弊端和毛澤東左禍,對文革的社會災難尤多着墨,被極左派視為違背「唱主旋律」、「穩定壓倒一切」之舉。
在呼籲正視「文革遺毒」和「汲取教訓」的文章中,以公安部退休官員晏樂斌的〈我參與處理廣西文革遺留問題〉,最有系統揭露廣西的大屠殺。此文之引起廣泛關注,不只是因為作者參與胡耀邦主導的中共中央調查組,還引述官方重要的解密檔案,揭露大屠殺的真相較全面。

此文述評的是文革初期(一九六六至六八年)廣西的大屠殺,特別是對地、富、反、壞四類分子(所謂「無產階級專政對象」)的折磨和屠殺。

在文革武鬥和「清理階級隊伍」中,廣西的黨政軍要員韋國清等推行極左政策和恐怖統治,任由地方幹部以革命名義整人或殺人放火。

晏樂斌透露,據中共中央廣西調查組的統計,文革十年期間,廣西「非正常死亡者」有名有姓有地址的近九萬人,其中武鬥致死的三千七百人、批鬥逼死的七千人,其餘約八萬人是被殺的。他多次強調,這是「有組織、有計劃、有領導地打死和槍殺的」

晏 氏指出:「廣西不僅死人多,而且殺人手段之殘忍、狠毒,駭人聽聞。有砍頭、棒打、活埋、石砸、水淹、開水澆灌、集體屠殺、剖腹、挖心、掏肝、割生殖器、零 刀剮、炸藥炸、輪姦後捅死、綁在鐵軌上讓火車壓死等等,無所不用其極。」這些殺人放火的縣、市武裝部部長、農村治保主任和民兵排長之類的「革命派」即極左 派,竟剖人體取心肝熱炒下酒取樂。

晏氏透露,在廣西農村,「女民兵班長陳文留,她一個人吃了六副人肝,還割下五名男人的生殖器泡酒喝,說是『大補』」。

湖南零陵地區、北京市大興縣等,也發生地方官對黑四類及其家屬的大屠殺。

這類悲劇的「歷史教訓」,是「和尚打傘」—無髮(法)無天,必引起社會混亂,人命難獲保護。

胡耀邦曾慨嘆「文革陰魂不散」,要有憂患意識。走法治之道,無疑是當今第一「中國夢」。沒有法治,就沒有文明,文革就可能重演。

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二○○三十年祭

2013年1月7日


若說八九六四是觸動香港年輕人前赴後繼投身傳媒行業的大潮,那麼2003年灰濛悲滄的氛圍,就是造就新一批傳媒中堅的小陽春。


多得當年互聯網已經興起,縱使上網速度沒有今天那麼快,數碼相機解像度仍未如人意,智能電話只聞樓梯響,連第一代iPhone也要四年後才面世,iPad則是科幻電影裏的產物……,但那一年的聲音影像仍可透過互聯網保存下來及廣為流傳,至今已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
民怨或再爆發?

過 去十年,2003年發生的事一直與港人同在,那就像從未癒合的傷口,每當觸動就疼痛:二十三條立法風波、沙士、負資產、七一遊行五十萬人上街、財政司司長 梁錦松和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下台、歌星張國榮愚人節跳樓亡、歌星梅艷芳病逝……;今年正好是2003年的十年祭,今年會否是香港另一個轉捩點?從元旦日紛 亂的開局形勢看來,今年將會是很不平靜的一年。

2003年民怨總爆發,歸納原因在於經濟、政治和民生都一團糟,加上世紀疫症奪去299條人命及二十三條立法衝擊法治,香港核心價值似瀕臨瓦解邊緣,迫得市民上街吶喊表態,結果把歷史改寫。

目 前,香港形勢隱隱然與當年相似,例如經濟方面,熱錢湧港令樓股齊創新高,但本港貧富懸殊仍不斷加劇,政府執意推出5000個白表名額免補地價購買居屋,無 疑抵銷了「雙辣招」效應,令中小型樓宇價格持續上升,租金不斷增加,害苦了最水深火熱的基層市民。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經濟逆轉就會負資產滿街,始作俑者的 梁振英必然成為眾矢之的。
政治和法治方面,問責官員、官方機構已出現「用人唯梁」情況;律政司要求法院就外傭案提請人大釋法,以解決雙非嬰兒問題,惹起法律界反彈仍無動於中,一切顯得肆無忌憚,絕不受民意影響;此外,親中人士不斷放口風為二十三條立法護航……。看來一場政治和法治風暴將會殺到。

至於民生方面,正如某位敢言的「梁粉」所說,目前政府是「講咗當做咗」,不斷把「做實事」掛在口邊,實質房屋和扶貧藍圖仍未落實,還攬着長者交通優惠的前朝功績去邀功,對改善貧窮問題卻沒有多少幫助。若《施政報告》沒有實質扶貧政策,恐怕連最擁護政府的一群都有怨言。

當 然,誰都不希望世紀絕症重臨香港,但今年有一個炸彈是2003年所沒有的,那就是民權的覺醒。這可以說是始於當年的七一大遊行,經過十年醞釀後已茁壯成 長。那種覺醒是來自港人渴求維護始於殖民地時代的生活方式——不是追求港獨,而是想堅守法治精神、廉潔制度、言論自由,以及一直追求的公義社會。因此,過 去數年有反高鐵、守衞菜園村、反國教、守護新界東北、不要水貨客等等,對於土生土長的新一代香港人來說,這裏不再是「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而是要守 護的家園;幸福的家庭不是單求賺錢和發展,當中還要有倫理公義,弱勢者要得到照顧,最重要的是,要有愛

梁振英本月中將會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據說建制派和泛民都積極提出意見,最終當然由長官意志拍板。身為小市民,只希望高高在上的行政長官聽得懂沉默的民意,不要把「與民為敵」當作「英雄氣概」。

社協「收錢變節」?

十年過去了,請香港人撫心自問,今天是否活得比當年更好?假如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否定,那麼在可見的將來,大有機會再來一次民怨總爆發;當世界愈亂,傳媒存在的價值就愈高,留守在這個行業才更有意義。

有指社區組織協會(SoCO,簡稱「社協」)收受巨額捐款後「變節」,拒絕參加元旦日倒梁大遊行。社協連日高調反駁,發聲明指《蘋果》報道失實,又指經過了解後,相信受訪兒童沒有說過「不介意特首講大話」。

社 協植根深水埗,專門服務基層市民,對於窮戶、新移民和露宿者來說,社協往往是最後一根救命草。該會利用有限資源照顧最多有需要的人,幹事必須靈活變通。社 協也搞過許多不同方式的遊行和抗爭,那種堅持和拚搏精神得到許多行家、尤其是新入行記者的認同;多年來,許多傳媒機構都落力報道社協的相關新聞,不少記者 還出錢出力,捐款之餘亦為社協義務採訪攝影,務求為基層市民出一分力。

套用梁振英式用語去形容:社協有否變節的問題,不是單純的去不去元旦遊行的問題,而是該機構無視特首的誠信問題,只看重民生議題就去挺梁,如同為了溫飽而犧牲社會公義。
原 本備受傳媒尊重的何喜華,替梁振英助選時的言行令不少記者側目,「代表作」是在電台節目為梁振英「申冤」,指他並非八萬五建屋計劃的主導者,還有幸獲左派 報章大篇幅報道。到去年立法會選舉時,何喜華又以「個人名義」支持建制派的蔣麗芸和田北辰,傷害了不少社協支持者的感情,甚至成為報章新聞,而「何喜華變 節」的說法早已不脛而走,缺席元旦遊行只是讓爭議順勢浮面而已。

社協有否變節的爭論點不在於小朋友說過什麼,而是社協幹事的立場是什麼。元 旦當天,商台節目主持人李慧玲與社協幹事施麗珊透過電話對話,施麗珊確實地說:「究竟佢(梁振英)係咪講大話,大家係未清楚;就算佢有時講錯嘢,但唔等於 佢而家要落台。……就算佢喺僭建有講大話,但我哋最關心佢喺民生問題上有冇講大話,之前係個人問題。」(真實對白)

幹事表達不清?

李慧玲揶揄施麗珊的論點「連民建聯都講唔出」,為這種邏輯感到很難過、很悲哀;施麗珊則抨擊節目主持人針對梁振英,「唔見你對曾蔭權咁嚴厲」,並堅持要給時間梁振英完成政綱,目前「看不到為什麼要叫他下台」。

真正令人傷心的,正是施麗珊這番話。

風波鬧大了,社協主任何喜華連日來接受採訪,為此解畫,聲稱收取捐款時沒有任何附帶條件,當初支持梁振英參選是基於他的基層和扶貧政綱;但對梁執政半年的表現感到失望,覺得他處理僭建時誠信有問題,並支持立法會啟動彈劾特首和不信任動議程序。

何喜華與施麗珊的論調相異,令人感到社協有「內部矛盾」。這個組織到底是抱着爭取民主信念為民生打拚,抑或為了窮人有飯吃就不要民主呢?難道民生和民主不能共存嗎?
筆者身為社協的支持者,對該會成為「梁粉」和親建制而感到痛心,但同時相信當中員工絕非為個人利益。傷心過後,願意給多一點點時間去觀察,只望社協只是表達不清,而非真正變節。

傳媒工作者

打個響指,回到香港一九八四

2013年1月7日

以下是一段四十後與八十後的對話:

「唱歌呀?條路好tough㗎!」

「所以我更加要試!」

「喺前面帶住佢吖……定係響後面back up佢呢?」

「其實我頂得住,仲可以行自己嘅路!」

那個四十後叫林子祥,生於1947年,歌手,人稱「歌隱」。那個八十後叫林德信,生於1985年,歌手,林子祥的兒子。林伯與林仔最近合拍了美國保健食品網GNC的廣告,墊底音樂是《邁步向前》。

《邁步向前》是半唐番港產片《英倫琵琶》(Banana Cop)的主題曲,歌與影都生於1984年,亦即傳說中「大阿哥」掌管一切之日,現實裏中英簽定香港前途問題聯合聲明之時。如今想來,歌與影都恍如隔世,不思量,自難忘,卻又無處話淒涼。

《邁 步向前》由林子祥作曲,潘源良填詞;曲很沉,詞很鬱,劈頭就是「今天的路,險阻滿途,爭取領前就要敢跨出腳步!你既似箭往前跑,我也只管拚命追,方向原也 是問號……」,如今想來,可謂當時港人的心情寫真,真到沒多久就出現移民潮,以至出現一個香港新人種,是為「太空人」。

《英倫琵琶》說的倫 敦唐人街發生一宗謀殺案,Banana Cop(黃皮白心探員)林子祥負責偵查,過程中威迫利誘縮骨香港仔泰迪羅賓協助調查,泰迪表面上合作,實際上快閃,於是與林子祥展開連場追逐,直至泰迪發 現比他更縮骨的香港仔死黨Robert陷害他,這才肯與香蕉神探阿Lam聯手破案。

如此劇情自有符號學的奇趣,救香港靠半唐番的訊息也呼之欲出,但同時又不忘自嘲,散發出惟有八十年代香港才會有的知識分子淑世情與幽默感。

事 實上,但看中英文戲名,已充分表現出箇中的矛盾統一。《英倫琵琶》就是被放逐到英倫的琵琶獨抱王昭君(漢人),「盡把哀音訴,嘆息別故鄉」,畢竟懷着一顆 中國心;但Banana Cop卻是黃面白人,恨不得把自己漂得白過米高積遜。港人這種既愛國又擁抱西方價值的矛盾,其實至今未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