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新發區交通網「一路向北」 北上易南下難「融合」露底

2012年9月24日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最後一場諮詢會,上周六在上水結束,歷時長達3小時,雖然發展局局長陳茂波 「戴罪」深入虎穴,但由於當局早有預設立場,故諮詢會最終不歡而散,陳茂波離場時被不滿的市民大喝倒采,更有人向他擲水樽及撒溪錢,令他要在警員護送下狼 狽閃避、落荒而逃;至於在場內,支持與反對的市民就針鋒相對,更兩度發生衝突,場面混亂如「武林大會」。

由陳茂波到林鄭月娥再到梁振英,三人不約而同不斷「打倒昨日的我」,公然否認計劃是有證有據的「深港融合」發展方向,異口同聲指稱,發展計劃是為香港人而設的新市鎮。老紀上周曾就此撰文,從人口容量分析,所謂的新市鎮如只能容納15萬人,根本是杯水車薪。
然而,新市鎮說法的漏洞豈只一個!根據當局的第三階段諮詢文件,古洞北、坪輋與打鼓嶺及粉嶺北三處新發展區,未來只會由一個「擬建」的古洞鐵路站作對外連接,此外就得再依賴距離甚遠的原東鐵線幫助。如此規劃,新發展區恐怕會淪為孤島,重蹈成為悲情城市的覆轍。

其 實,當局又豈不了解這個規劃問題,同樣根據諮詢文件,第18頁有關發展區的交通安排,劈頭一句為:「新發展區將提供完善的交通系統,連繫深圳市及香港各 區……」而兩個附圖,就只顯示發展區如何連接邊境六大口岸,以及三區之間的行人路及單車徑網絡,新發區是新市鎮還是深港融合的重鎮?答案似乎已寫在牆上。

反 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聲音愈演愈烈,另一邊廂,連日來為發展計劃解畫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就愈解愈糟,連同特首梁振英在內,三人不約 而同推翻過去曾提出的「深港融合」發展方向,近日更大改口風,口徑一致地聲稱發展計劃是為解決香港土地不足的問題,好為港人設立新市鎮。

關 於發展新市鎮的說法,老紀上周五曾撰文,從人口載量分析,比較香港其他新市鎮的發展後,發現新發展區預計承載的人口太少,加上新發區要到2031年才全面 落成,屆時香港人口恐已達800多萬,如以此來解決市區擠迫的人口,不單屬杯水車薪,更是遠水難救近火,對解決現時急切的住屋需求實毫無幫助。

亦因如此,公眾於是質疑新市鎮只是當局的包裝伎倆,最終新發區的存在目的,乃是促進「深港融合」,甚至打造「雙非富豪城」;然而,林鄭月娥就指有關說法「無中生有」,梁振英更厚顏地大數「個人貢獻」,並指說法「沒有事實根據」。

老紀嘗試還原基本步,究竟發展新市鎮是否有根有據的發展方向?最可信的資料,恐怕是當局提供的諮詢文件!既然上周曾分析「住」的資料,遂再進一步從「行」出發,新發展區在交通配套上,是否做好準備成為所謂的「新市鎮」?

根 據規劃署就計劃公布的《第三階段公眾參與摘要》,共20頁的文件中,在第18頁終提及交通配套資料,力陳新發展區的「交通暢達性」,直指三個發展區「將提 供完善的交通系統,連繫深圳市及香港各區」,同時提出七大擬建設施,包括利用落馬洲支線興建古洞鐵路站,提供連接路至落馬洲河套區及現時仍未落成的蓮塘口 岸,使用環保巴士及提供行人路及單車徑,以連接新發展區及粉嶺、上水地區與鐵路站等【見表】,只提接駁內地,卻對如何連接市區隻字不提。

至 於文件中同一頁的兩個附圖,分別標示了發展區的道路及鐵路網絡,以及擬建的單車徑網絡與行人路,而在前者中,更特別標明新發區未來如何連接港深邊境上的六 大口岸【地圖綠色圈】,猶如宣告在新發區內生活的市民,生活只會徘徊區內,又或只向北望卻沒有需要往南走前往九龍及港島

當局的資料顯示, 新發展區未來預計容納15萬的人口,惟區內只能提供約5萬個就業機會,以香港工作人口幾乎佔人口近半計算,換言之每日隨時有2至3萬人需要前往市區工作, 更遑論連在深圳居住的港人,不少都每天過海至港島區上班,所以屆時每天由新發展區往市區的人口,隨時達5萬人,那現時在新界東北已有的交通網絡,又是否足 以讓有關地區生活的市民跟香港市區接軌?恐怕未必!

事實上,新發展區附近現時只得港鐵上水鐵路站能提供大型運輸服務,但港鐵東鐵線現時每天 載客量已近百萬人,繁忙時間的平均載客量更近七成,再增加數萬人,勢令港鐵被迫爆,更何況,未來隨着沙中線落成,港鐵東鐵線的列車卡數,將由12卡減至9 卡,減少達四分之一,過去就有立法會議員擔心會出現擠塞,港鐵就表示,在新訊號系統下,列車班次可加密,但亦只是「有信心維持現時服務水平」,意味載客能 力隨時會下降。

老紀再翻開地圖,新發展區毗鄰只得粉嶺公路及沙頭角公路,惟兩者皆非主要幹線通道,而且新發展區跟這些主要連接公路,實也有 一定距離,以古洞北為例,雖然該處有一邊緊接粉嶺公路,但區內較遠的地方,跟粉嶺公路距離近兩公里(如步行需近半小時),卻反而更接近邊境口岸及河套區; 至於在坪輋新發展區,更幾乎是設計中蓮塘口岸的延伸,跟邊境的最近距離只得不足一公里,陳茂波日前在公眾論壇上,稱「新界東北發展」與「邊境」是不同概 念,恐怕是因為他完全不了解香港的地理環境,據悉他早前曾乘直升機從高空鳥瞰過坪輋一帶,但似乎於事無補,實仍需要找香港地圖來惡補。

新市 鎮需要有交通網絡跟外界連接,跟新市鎮是否屬「健康」規劃息息相關!香港對於發展新市鎮經驗豐富,當中有成功亦有失敗的例子,當中最失敗的,首選被稱為 「悲情城市」的天水圍,這個新市鎮的規劃問題之一,正是由於對外交通非常不便,因而成為一個封閉社區,在天水圍生活的市民只能在區內生活,社區又不能提供 足夠的經濟活動。

事實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本人對天水圍的失敗亦感受甚深,她在出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時,就透露自己早在2000年出 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期間,已發現該區的問題,並率先以「悲情城市」來形容天水圍。林鄭月娥今天位居特區第二把交椅,又一直堅稱新市鎮為香港好,自然不會令天 水圍的悲劇重演,但要在新界東北提供足夠經濟活動以支持當區生活的市民,「雙非城」或「內地富豪後花園」本是最佳出路,甚至是雙贏的發展方向也,但既然林 鄭月娥本人已嚴詞否認,似乎她亦需要向外交代,當中究竟暗藏了什麼絕世好橋。

再比較香港其他不同的新城鎮,連接的公路及鐵路網都非常完善, 以沙田及荃灣為例,更是四通八達,便利程度不亞於市區,甚至連一度為人詬病的屯門,現時交通配套也非常便利,令新市鎮得以成為健康的社區,如果新界東北這 個「新市鎮」跟這些真正的新市鎮再作比較,除了發現規劃上高下立見外,似乎更一下子就照出發展計劃的魔鬼真相。





有事暫停十一天至十月六曰, 謝謝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為何今天才拉水貨客?

2012年9月22日

上水水貨客問題終於超越「臨界點」,警方和入境處周三(19日)出動上百人員聯合行動,直搗上水晉科中心,拘捕一百三十名黑工和水貨客,其中五十人是持「一簽多行」的內地旅客。

是 次行動,可說源自9月15日網上社群發起的「光復上水」行動,過百網民和當地居民走到港鐵上水站大閘外示威,並驅趕水貨客;次日,特首梁振英連同北區區議 員劉國勳到場巡視,責成有關當局積極處理;9月18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召開跨部門小組會議,公布六招打擊水貨客,包括:入境處檢控水貨客、吊銷其來港 簽注、警方掃蕩阻街、海關「放蛇」、地政總署巡查上水區內的工廈等。

不出一日,警方和入境處便有所行動,並高調執法;不足一個星期,港府連番採取高效率的行動,表現也甚為果斷。

港官怕涉內地事務

不過,社會人士對此行動動容之餘,卻不禁會問:為何水貨客問題會變得如此嚴重?
上水水貨客問題不是這一兩個星期的事情,它已纏繞上水居民多年——水貨集團在站外分貨,阻礙通道;搶購生活用品,如奶粉、海鮮等,令通脹加劇,嚴重影響區內居民生活,才使「光復上水」行動一呼百應。

冰封三尺,實非一日之寒。據現有北區區議會記錄,早於2005年5月12日的北區地區管理委員會會議,已有議員提出上水和粉嶺火車站外圍的水貨交收活動,已引致港鐵站外的通道和候車處非常擠塞;期間,亦有不少媒體專題報道上水水貨集團的情況。

不過,為什麼到了今時今日,水貨客肆無忌憚運貨,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要由最高領導人梁振英親自過問?是政府人手不足?還是官員對涉及內地事件就消極應對,甚至愛理不理?
過去多年來,每逢遇上與內地糾結不清的事情,有關部門總是消極處理,但求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如「雙非」問題、「國教風波」,事件初起,如果有關負責部門恪盡本身職分,因本奏章,根據事實、按照法規,層層上報決策當局,便不致落得後來的失控局面。

「九七」前後幾年,「磨合」一辭常見於香港和內地媒體,官員和意見領袖人人琅琅上口;可是,十幾年下來,兩地交往過程產生的矛盾和摩擦卻時有所聞,甚且愈趨激烈。


「容忍」無助兩地「融合」

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們根本沒有認真準備和面對兩地不同文化的「磨合」。觀察過去兩地社會爭議事件的始末,彼此態度大都是「包容」、「容忍」,避免觸及矛盾核心,但求衝突不致表面化,拖得一時就一時,終致事件惡化至更為不堪。

以上水水貨客一事為例,「容忍」水貨客絡繹於途,無助於內地與香港「融合」;當局依法嚴打,也不必過慮遭「阿爺」指摘為「傷害內地同胞感情」。

可取的「磨合」方式是,當局可以考慮根據既定的法規和機制,爭取內地執法和出入境部門協助,一起監察和打擊不法分子;本港和內地入境部門可以常設聯絡小組互通情報,聯手策劃行動打擊跨境罪案。

另一方面,港人必須認知,與內地接觸不等同容許內地插手干預本港事務,相信政府與內地部門周旋時,會保持不卑不亢,維護核心價值,不要一聽聞中港融合議題,就變成驚弓之鳥。


作者為資深評論員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林鄭奢言東北變新市鎮 學者憂淪另一悲情城市

2012年9月21日

如果以為反國民教育科、光復上水站等抗拒中港融合的活動已見尾聲,那老紀必須提醒大家新界東北新 發展區的爭議,將是下一個戰場。面對網民、保育人士及居民對新發展區的批評,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天先重申發展為居民住屋需求而設,再指包括古洞北、粉嶺 北和坪輋及打鼓嶺的三區發展,和新市鎮發展一樣,企圖說服市民三區發展和30年前拓展沙田、大埔、屯門等新市鎮如出一轍。

但香港已發展的新 市鎮,承載人口能力強,絕大部份住有20萬人或以上,但新發展區承載人口只有15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1.8萬人。有學者及熟悉規劃的建築師坦言, 新發展區容納人口較少,交通配套可能不足,繼而影響居民就業,隨時化為下一個天水圍式的「悲情城市」。而且日後又有內地人置業遷入,在中港矛盾加劇下,恐 怕是隨時譜出新市鎮「悲上加悲的悲歌」。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諮詢進入最後階段,議題雖然在社會暫未有很大迴響,但在網上及社運界早已鬧哄哄。 保育人士及北區居民形容計劃是為「深港融合」而成,打造「雙非富豪城」,更會逼遷原居於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的居民,如同「滅村」;團體亦質疑政府在市區 有大批用地,卻以發展居民居住用地為名,開發東北。

對於種種批評,現屆政府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以及上屆政府的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天先 後在不同場合中辯解。陳茂波指政府在第三期諮詢時,已沒有把「深港融合」作為考慮之列,又指未來賠償方案可能比菜園村更好,明言政府已預留400多億元作 賠償,猶如企圖以金錢利益,消弭反對聲音。現時官至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在昨天傍晚回應發展計劃,指「這是另一個新市鎮發展」,更對新發展加促深港融合 一說,直言是「無中生有」。究竟日後的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是否市民所理解的「新市鎮」?計劃又是否暗藏「深港融合」的魔鬼在細節?要解讀這個問題,大家先要 理解新界東北發展是怎麼一回事。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當時港英政府已開始研究新界東北發展的可能,07年政府負責的「香港
2030研究」,以已完成的研究諮詢、交通網絡及接連現有新市鎮的三大理由,提出發展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及打鼓嶺三大區域作優先發展。

當 時推算三區合共發展逾800公頃土地,預計可容納18萬人。而在08年4月首次諮詢中,諮詢文件先指三大區由於位處新界東北及邊境禁區以南,鄰近跨境設 施,佔地理優勢,「拓展新發展區可把握香港與內地之間日益頻繁的經濟聯繫所帶來的契機」。繼而又提及位處鄉郊的古洞北「環境寧靜,加上往返內地交通方便, 是興建專上學府的理想地點」,這類專上教育設施「旨在提供一個有助學習的環境,吸引更多內地及海外學生和專才來港工作」。令人懷疑三區發展,是為吸引內地 人來港。到09年第二階段公眾諮詢,文件更在「指導原則」一欄中第一項,言明新發展是「配合珠江三角洲的長遠發展,並與深圳市的發展配合」。甚至到本月底 結束的第三階段諮詢,諮詢文件的前言仍強調新界東北發展「為促進港深兩地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機會」,而在文件中提及的「古洞北商業步行街」,從命名上已看出 其內地味道,始終香港過往只有「行人專用區」。

事實上,發展區選址臨近深圳,而且諮詢文件不斷強調區內有不同產業,除了內地市場極大的教育 產業外,在第一及第二輪諮詢中,亦建議有不同產業,包括特殊工業。到第三階段,有關建議特殊工業用地被改為政府用地,發展區產業味減少。但發展區內有近 167公頃用地為住宅及鄉村式發用地,而當中公營房屋及私營房屋的比例仍在調整中,最新消息是公營房屋比例可逾一半,但相信仍有超過四成用地發展私營樓 宇,自必成為內地豪客炒賣的新目標。

但最令人不解的是,若新發展區如林鄭月娥所言是「新市鎮」,那恐怕這三區的新市鎮可承載的人口太低。從 圖表可見,香港過往發展的新市鎮,承載人口大部分超過10萬,不計人口密度過高而被批評的天水圍(區內人口約28萬),居住環境密度較理想的大埔也有 28.2萬人口。須知東北新發展區三區合計面積,等於2/3個大埔,按比例發展區應承載約18萬至20萬人口,但現時規劃卻只是15萬人。香港現時有約 700萬人,但到新發展區開始「入伙」的2020年,屆時人口已達760萬人,到新發展區完全落成的2031年時,香港人口已達816萬人,市區擠迫人口 及對住屋需求,估計已相當嚴峻,但新發區土地恐怕對強大住屋需求只屬杯水車薪。

對於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情況,老紀請教過香港大學建築系前系 主任劉秀成,他指出,按照目前政府所說,新界東北未必是個理想的衛星城市。他解釋,政府早年已打算發展新界東北三個地區,計劃是與上水、粉嶺作一起發展, 當時當局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解釋是為推動舊區發展。他認為,若新界東北只可容納15萬人口確是較少,其實可將樓宇高度提高,增加地積比率以容納更多人 口,這亦自然可以解決交通配套的問題,「人口多,地鐵都會喺嗰度開站啦」。

劉秀成又指,一個新市鎮的發展,最大問題不是城市規劃,而是設施 配套是否與新市鎮同期完成,當人口搬入去時有得使用,如天水圍就是一例子,現時泳池及圖書館仍待興建,政府汲取教訓,別再造多一個「悲情城市」。至於社會 指新界東北是為內地人而設,劉秀成認為,如果要防止內地搬入,可在該區推行「限呎樓」,不能起豪宅,因內地人都是為豪宅而來。

城市設計學會 副會長吳永順認為,現時社會反對最烈的原因是擔心內地人搶着遷入,他認為該區可實行「港人港地」政策,以消除市民疑慮。他又稱,區內是需要一定的公私營房 屋比例,以及商業配套,否則全部只給基層人士居住,一來不能負擔高昂交通費往市區打工,二來區內沒有職位,只會發生很多社會問題,變成「悲情城市」。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柏林如上水 爆反遊客潮


物極必反是老生常談,但放諸四海皆準。為源源不絕外來人士發愁的,原來還有德國。
柏林東部的弗里德里希(Friedrichshain)有標語寫着:「吵鬧的遊客快回家」,附近燈柱貼滿「柏林不愛你」的貼紙,新潮酒吧區一家畫廊連月來均在窗戶上表明「抱歉,美國趕時髦者不准內進」。

柏 林已發展為僅次倫敦及巴黎的歐洲第三大旅遊目的地,去年訪客增加9%,至980萬。惟跟百多年來深受遊客喜愛的英、法首都不同,它的旅遊業到1990年圍 牆倒下後才真正起飛,歐盟及廉航的擴展近年讓更多遊客可隨意於當地度個周末,為市政府帶來近一成預算收入及2.3萬個職位。

一切彷彿很眼熟。中央政府03年開放自由行協助香港對抗沙士低潮,去年訪港內地遊客再增67%,本港單是內地遊客已達2810萬人,是柏林總數近三倍。

有學者曾估計,失去自由行,本港會流失7萬個職位,類似以經濟理由支持自由行必不可棄的言論所在多有。只是,柏林債台高築,尚且有人敢出來反對建精品酒店推高樓價、逼走小商戶,連年盈餘的香港要為自由行設限,怕且對經濟不會有嚴重影響。

柏林人有權自選市長及總理,還有國會及歐洲議會代言發聲,相反手持689票的梁特首常令港人「被規劃」,黑箱作業提出深圳非戶籍居民「一簽多行」後,若非勢色不對又逢選舉,恐怕會是政府說了算。

近年愈來愈多一簽多行的內地水貨客,上水居民常投訴他們令當地烏煙瘴氣。不少打工仔朝九晚八只是簡單的希望改善生活,當社區盡是擠滿人的金舖、藥房,經濟也許很好,人卻不會愜意。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保皇戲份非長久 議員本色為港人

2012年9月13日

一、承諾香港高度自治的北京,因為八九民運港人情緒激揚而起了「井水犯河水」的戒心;對於回歸後 特區政府的管治,又怕民主步伐過快而遽生劇變(以致影響內地的民情),所以借重在其操控系統中的港共組織,循本地的「遊戲」方式,派人參與,進入建制,發 揮把關功能,防止失序失控,那是信守讓香港高度自治的面紗下,港澳辦、中聯辦猶抱琵琶、幕後扯線、指點江山的緣起;亦是過去「潛水」的左派工會、商界及學 界中人,不論其有否才幹,在短短期間內通統佔據政府內外各要津變身成為建制權貴的原因。

在百餘年的殖民統治期間,香港人既無爭取獨立自主的 雄心,亦無回歸祖國的異心,更缺乏歸化英國的意識,所以安份守己,皆因人們看到近在咫尺的中國大陸,不是軍閥割據,就是國共拚個你死我活;不是批鬥驚心, 就是磨人的政治運動!內地人民的生活,不管物質或精神,都遠遠不如託庇殖民者的港人;目睹追求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消弭階級與貧富距離的意識形態,幾番折 磨,結果不但人民一窮二白,而且喪失個人獨立意志,衍生厲行禁錮思想、箝制自由的人民民主專政,真真把香港人看得口呆目瞪,敬而遠之之心油然而生,十分自 然。

在這種客觀環境下,香港人完全沒有恢復身份投入祖國懷抱的志氣,更不去思索活在英人治下的歷史恥辱,但香港人即使精神上是「忍辱偷 生」,但大家活得頗為暢意,我們從生活實踐中,認識法治的程序公正和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是多麼可貴;我們同時領略人有賢與不肖,社會階級與貧富殊途,因此無 可避免,所以大多數港人為統治者並非蠻不講理、政體並不封建、社會多元自由且社會流動性順暢,這樣的政治結構,這樣的社會環境,足以令人發奮圖強、自力更 生,為此大部分港人都感滿足。當然,政府雖有不周失誤,但只要尊重居民、行事有規有矩並且守法廉潔,便屬難得。近來香港人掛在口邊的香港精神和核心價值, 便是從上述的生活實惠點滴累積而得。

回歸中國,恐共、拒共的港人多的是,惟身體力行要打倒現政權的活動固從未有所聞,就是宣諸於口記之於筆 的言文,亦本恨鐵不成鋼之旨。由於北京予香港高度自治與五十年不變的許諾,生活在中國領土之內的香港人,其實與當年身為英國屬土居民一樣,總會在有意無意 間避談「認祖歸宗」的身份認同,除非是填寫各式文件表格的國籍欄,否則一般人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意識,遠比自認是中國人強烈得多;不過,這不過是生活化的 身份認同,就像潮州人、福州人、上海人的同鄉之誼,香港人亦有同鄉(城?)感情。多數港人希望中國富強安定、人民(物質及精神)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那 麼,經英國異化洗禮的香港人,便用不着為生活方式可能於旦夕間起巨變而惴惴不安。香港人渴求有個堂正真實的民選制度,用意不在仿效台灣或眾多謀求獨立自主 的地方,香港人不過希望藉民選產生的行政長官和議員,能夠順着港人的價值觀,維持香港作為一個視野寬、自由度高、效率好、經濟繁榮而人民自重自愛的好地 方。

二、撇開永遠把北京旨意放在本土利益之上作考慮的政治「原罪」(那當然是從港人利益出發的「指控」),民建聯與工聯會為港人詬病的另一 污點,是為求勝算、控制議會,不惜利用老弱文盲貪圖小恩小惠小便宜的心理,進行近乎賄賂的「拉票」活動,以這兩個經濟人力資源豐沛組織在地方工作上的周延 完備,以好幾位進入建制的議員如曾鈺成、譚耀宗、李慧琼和葉國謙等執「中」允正的表現,雖然長期不問青黃皂白為政府護航護短,表現尚算中規中矩,他們大有 條件不搞「種票」、不理「樁腳」、不提「配票」、不用汽車接送選民、不必組織廉價旅遊、不須特價海鮮餐(即「潮語」的所謂「齋蛇米餅糭遊」)而有足夠支持 入局。可惜他們俱缺乏這種自信,為得來不易且在結構上對「保皇派」十分有利的選舉,仍大做手腳,顯得不公不道!香港人連上街示威亦講求清潔、秩序、衣着顏 色等文明形式,議會選舉竟然出現近乎賄選,敗壞「形端表正」的古訓,以不誠實動作賺取選票,港人怎會不動氣?港人怎會不對他們的「後台」有意見?就是忍受 不了傳統老左給香港選舉帶來的歪風,才有那麼多盲目支持泛民尤其是激進泛民的市民!

中央要「保皇黨」把守、監督特區政府的有效施政,為要證 明不是只有英國人才能治好香港,他們忽略了除一般受到信任的「老左」,其他從公從政的香港人,何嘗不是為了保持香港優勢?維護香港作為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由於過去左派人士進入建制效力政府的只是少數,比他們富經驗、有才幹、多識見的,往往因政見不同而「被親疏有別」,備受排擠,這是造成從政老左與泛民老將 難以和諧共事議會的另一原因。

港人追求民主建政,不是為謀獨立自主,不是搞變天革命,更不是要向內地輸出革命,因為港人有自知的智慧,講求 實際、沒有空想、不存野心更缺乏置生死於度外的氣魄;大多數港人的人生標的在求生、希冀好好地活。如果進入建制的傳統左派識點大體,掌握到香港實情,早幾 年便主動糾正一些為遷就、造就他們較易得心應手的扭曲機制,着眼公平競爭和促進早日實施雙普選,老左與泛民之間的關係便不會勢成水火,議事堂上亦沒有激進 議員撒野潑賴的空間。

香港民智尚算發達、公民社會發展趨於成熟,政治性爭論以至抗議,目的無非追求更好;在香港政黨政客不會搞獨立自主的環境下,「保皇派」的歷史任務已近完成,現在是他們走出「受命於天」的陰影,以實力、本心而不是假借北京之力操控香港政事左右香港政局的時候了!


立法會選舉輸的還有壹傳媒

2012年9月17日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各個政黨都在檢討得失,民主黨無疑是最大輸家,輸掉議席也迷失軍心,可謂元氣大傷;公民黨雖能保住議席,但公眾認定該黨出選策略失誤,變相拖累泛民選情,陳淑莊及余若薇告別議會,令人黯然。現時泛民紛爭不斷,令人擔心未來四年能否合作抵抗建制派。

筆者追隨民主黨多年,今屆終於拒絕含淚投票,忍痛選擇其他泛民,原因正是不滿該黨走入中聯辦、贊成政改方案,然後又杯葛五區補選,到政府推出遞補機制議案時,非但不肯支持拉布,反而在場外反拉布。事情至此,情何以堪,民主黨形同建制派B隊,擁躉只能以選票去表達不滿。

民主黨本錢幾近耗盡

民主黨一直戴着平反六四的光環,吃着2003年50萬人上街的老本,但到2012年本錢已幾近耗盡,若把同樣的情況套用到傳媒生態,這次選舉大敗的,其實還有壹傳媒。

壹 傳媒的老闆黎智英一向旗幟鮮明反共,對平反六四立場堅定不移,旗下報刊在2003年鼓動市民認清惡法,締造50萬人上街的歷史,可惜今次這場選舉暴露了 《蘋果日報》和《壹週刊》的號召已大不如前,其偏頗報道手法讓人誤以為民主黨仍有很多人支持,但實際是趕客,製造出來的幻象也是民主黨失敗因素之一。

《蘋 果》自1995年創刊至今,筆者是忠實讀者,一直佩服該報創刊時期能殺出血路。該報在政治新聞的立場贏得讀者市民信任,最亮麗是反對二十三條一役,早在 2002年市民未醒覺惡法臨頭前,《蘋果》已開始大力報道,記得2002年12月首個反惡法大遊行,主辦單位原先只估計有5000人參加,結果來了6萬 人,是香港回歸以來最大型遊行。筆者一直認為,2003年的《蘋果日報》是香港新聞歷史上對政治及民心計算精準及處理新聞最細緻的典範,更是新聞記者道德 的彰顯,新聞系學生應該一讀。

事情發展下去,《蘋果》和《壹週刊》大事報道二十三條,結合電台的兩張名嘴(鄭經翰與黃毓民)每天都鞭撻政府,加上沙士民怨沸騰,才造就了七一的50萬人上街的歷史。那年頭的《蘋果》就像今天的學民思潮,從零開始反惡法,一步一步令民眾覺醒。

當時建制派政黨和高官都說,市民是受到傳媒「誤導」才反對二十三條,那正好說明壹傳媒帶領整場運動,從印製遊行海報到煽動性的標題,對讀者和市民來說都是十分新鮮,最重要是說出民心所想,才能引起共鳴。自後每年七一遊行都是民間焦點,《蘋果》亦被稱為「民主大報」。
然 而,從2008選舉至今,《蘋果》跟民主黨一樣,做了不少讓讀者覺得失望的事,其中最大傷害的是2009年六四事件二十周年翌日,該報推出「雙頭版」,一 邊是六四晚會,另一邊是獨家報道電盈主席李澤楷添丁。在忠實讀者眼中,報館把這兩宗事件放在等同位置,變相打破悼念六四是至高無上的「貞節牌坊」。往後每 年六四晚會,總會聽到有人說,明天會不會又有某富豪名人再添丁,放上生果報頭版?有些事,讀者沒有忘記。

《蘋果》號召力漸褪色

到了五區補選一役,誰都能看穿《蘋果》突然轉軚,補選只有57萬人投票,公投運動失敗了,較多網民把《蘋果》稱為「堆填區日報」,既是地理位置,亦是另有所指。

從六四雙頭版到補選變節,《蘋果》的號召力在泛民支持者眼中已日漸褪色,讀者開始以疑惑的眼光去讀報,不讓報紙的政治觀點牽着走,那種微妙的信任由報館親手破壞。

外 界常說建制派真幸福,因為鐵票是盲目的,才可以配票得如此精準;泛民從來得不到這種幸福,他們的支持者學識較高,擁有獨立思考,就算《蘋果》和《壹週刊》 不斷為民主黨告急催票,老闆黎智英還走到數碼電台與鄭經翰主持節目,代民主黨拍心口保證不再走入中聯辦,但仍是換來聽眾致電痛罵。

選舉結果顯示壹傳媒輸掉光環,《蘋果》在選舉後頭版標題變成「泛民失策.負了選民」,反過來大肆指責民主黨和公民黨失誤,但在讀者眼中看來又是另一次變臉,而且來得有點無情無義。

說 到無情,另一個小枝節是《蘋果》在選舉前把風月版停刊,那其實是對讀者的另一次傷害。筆者不是馬迷,所以不會翻閱馬經,每次都連同風月版一同丟棄,但明白 有一群讀者靠相關內容取樂,但報館以網絡盛行,風月版已沒人看為理由而刪掉,據說《蘋果》銷量只下跌二、三千份,影響輕微而「絕不回頭」

那 其實變相說,報館為某類讀者貼上「劣質」標籤,藉着刪掉內容把他們掃出門外。一份創刊時靠風月版打出名堂的報紙,到今天卻把支持者趕走,那種傷害不是每天 看英文書、讀古文的人能想像到的。而那群讀者很多就是建制派的支持者,如今看風月版竟變成一種罪過,他們對《蘋果》大概也是「絕不回頭」。

當 高登友都可以把范國威捧入立法會,為什麼《蘋果》聲嘶力竭地為民主黨和公民黨告急箍票,到頭來結果卻是敗得慘淡呢?若說人民力量和社民連等政黨因激進而得 民心,為什麼工黨四位溫和的候選人都能當選呢?外界常說泛民需要新血,但梁國雄已56歲,黃毓民61歲,連何秀蘭也58歲了,為什麼他們沒有地區政績、沒 有蛇齋糭餅都能入局?到底「因循」和「老化」是民主黨的死因,抑或是領導層與民眾脫節,掌握不到民情而不行了?以上問題既是民主黨的死結,也是壹傳媒必須 面對的。


重新振作未為晚也

事實上,泛民的入局名單已說明,老化和因循不是失利的原因,正如梁國雄成為新界東票 王,是因為他「一路走來、終始如一」,從來不會出賣選民。同樣地,若說老化因循是報館的危機,為什麼年屆76歲的李怡先生的文章還那麼鮮活?他的觀點明顯 與《蘋果》的主流不同,卻敢於說出自己所想,最能得到大眾尊敬和認同。

2003年七一以後,許多評論都說社會風氣改變了,加上互聯網盛行,很難再有民意領袖誕生,或者說傳媒很難再牽動社會運動。但見《信報》的評論文章仍受讀者追捧,林行止先生和練乙錚先生等人的文章產量不多,卻對社會有警示作用,數千字的長文點擊率數以萬計。
且看學民思潮的中學生,赤手空拳就整個政府都動搖了,這個例子說明2003年可以,今天還是可以的。

由於市場中沒有同類立場的競爭對手,許多讀者(包括筆者)對壹傳媒的報刊都是含淚捧場,但已是邊看邊罵邊質疑。壹傳媒不妨回到2003年的原點,檢視到底缺少了什麼,只望重新振作,未為晚也。

傳媒工作者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以國民教育為例 解答為何有人對政府猜忌?

2012年9月12日

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接受傳媒訪問時,一時感觸流淚,事後解釋是「國民教育事件反映一班人對政府猜 忌;政府盡心盡力,勤政為民,但他們就是不信任,無論說什麼都不相信。」她沒有解釋這群市民有多少,為什麼他們總是不信任政府,他們的數目是否愈來愈多, 以及政府是否已經接受司長的結論,就是無論政府做什麼或說什麼,這群市民都不會信任政府?
既然司長提到國民教育,讓我以個人在這件事上的心路歷程,嘗試解答司長的疑問。

我 於1995年至2000年出任教育統籌司/局長,橫跨97前後。回歸後,政府期望學校加強學生對國家及「一國兩制」的認識,以及鼓勵學校執行國慶升旗等國 民身份認同活動。不少中學生亦參與愈來愈多的往內地交流活動。政府在社會上推行的公民教育,自然地加入國情元素。所以隨着香港回歸祖國,廣義的國民教育其 實已經在學校內及社會上開展,師生和市民完沒有什麼大的疑慮。我於2007年退休。

到了2010年,政府表示為了進一步加強國民教育內容, 建議開設獨立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我開始關注這個議題,但抱着正面和信任政府的態度。除了撰文表示原則上接受國教科外,我也接受愛國報章訪問,以「港 式奶茶」作比喻,指出香港社會環境及港人對自由和法治的體現與內地不同,香港可以發揮特色,推行獨有的「港式國民教育」,內容可以包括內地認為敏感的議 題。同樣,政府可以用這個機會,在新的科目內加入中史單元,因為國民教育不能與中國歷史脫離。

在訪問中,我就有人質疑國民教育「洗腦」替政府辯護,認為港式國民教育一定會包括自由、開放及批判思維,而我相信政府會理解和接受(《文匯報》21.6.2011)。

基 於信任,我對政府去年就《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指引》的諮詢沒有抱着猜忌的態度。今年5月,當政府公布指引的最新版本時,我撰文表示留意到原來的學習目標被 修正為「培養明辨是非、獨立思考的國民質素」,所以只要政府言行一致,國民教育不會變成洗腦工程(《國民教育可接受》am730 3.5.2012)我承認我當時沒有仔細閱讀整份指示,以及不知道(因為政府沒有宣傳)教育局在國民教育上倡議的情感評估。

今年7月,《中 國模式國家專題教學手冊》曝光,「部分內容偏頗」引起大批家長和學生強烈反彈後,我撰文建議政府做兩件實事:押後一年開展國教科,以及利用這段時間撥款資 助辦學團體和教育機構,甚至個人製作港式國民教育教材(見《押後推行國民教育,支持製作港式教材》25.7.2012)。可惜面對抗議,政府不動如山。

7 月29日,我一生人首先參與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和學民思潮組織的大遊行,主要是親身體驗他們對推行國教科的疑慮和對家長(包括我的家人,親友)精神上支 持。我撰文重申政府須積極回應的建議,並對事件帶來的政治衝擊感到憂慮(見《勿讓國民教育激發一國與兩制的矛盾》1.8.2012),結果政府只是宣布成 立一個開展國民教育委員會,即是如期開展國教科,寸步不讓。

8月開始,事件惡化,學生絕食,無數人接力,萬人包圍政府總部。沒有先天性猜忌 政府的學術界、演藝界、廣告界等精英聲援反國教科運動。我對政府的冥頑不靈不理解及徹底失望,於是撰文提出政府撤回開展國教科已成為解決衝突以及避免社會 陷入動盪的唯一辦法(見《國民教育變殘局,政府不撤累港人》5.9.2012)。從原則上支持政府推行國教科到認同政府必須撤回國教科的要求,我親身體會 到(直至立法會選舉前夕,建制派選情危急)政府對民意訴求的種種回應:表面敷衍迴避,實質寸步不讓。在國教科上,政府的言行增加家長和學生的疑慮,甚至可 以說是播下猜忌的種子,及不斷施肥。

解答了司長的問題後,讓我提出不少市民在反國教科運動上產生的另一個疑問:「為何有人對批評國民教育的市民猜忌,甚至指責他們為破壞分子?」

我 堅信(除非有人提出證據)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和學民思潮的學生都是抱着單純的憂慮,反對他們擔心有洗腦成分的國教科。我的看法(包括參與遊行及在政總集會 上的觀察)是這兩個組織沒有政治背景及目的,而泛民政黨(包括激進派)亦刻意與這個運動保持距離。倡議必要時罷課的教協,即使有抽水之嫌,也是後知後覺。 相反,因為反對部署多年的國教科的巨大聲浪刺激了部分愛國人士,再加上政府「被迫」與偏頗的教學手冊劃清界線,於是我們看到很多針對性甚至是抹黑個人的言 論。這些言論會否影響政府處理這項危機的彈性,外人無從知悉。但我希望今屆政府,特別是梁特首引以為鑑。

香港回歸已經15年,香港依然有一 批人對批評特區政策(特別是涉及中央)的港人都扣上與政黨、外國勢力聯繫的政治黑帽子。這批強烈愛國愛黨(無論是真心還是投機)人士對政府施政有多大影響 力?他們在建制內外的言行會否增加市民對政府的猜忌?上述問題,值得林鄭司長思考。兩屆政府在國教科上的表現,亦值得梁特首反思。


建制派要贏 劉江華就要輸

2012年9月12日

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失掉立法會議席,成泛民支持者在今屆立法會選舉「贏票數、輸議席」的陰霾下的一大「喜訊」,日前還有大批年輕人到劉江華的議員辦事處「慶祝」一番,以為砍掉建制派一大將。

然而,如今細看,劉江華之「敗」,「敗」得相當有理,從某個角度看,更可謂「敗」得相當「成功」。

相 比一眾港共及工會背景的成員,劉江華在民建聯裏的「中產味」較濃。簡單一例證,他和主席曾鈺成同居於帝琴灣,他的英語能力亦較其他民建聯高層好,是除曾鈺 成外少數能接受英語媒體訪問的民建聯高層。不過,近期冒起得相當快的李慧琼,卻大有後浪推前浪之勢。相比劉江華,畢業於科技大學的李慧琼不但英語能力佳, 而且是專業人士,加上年輕,又是曾鈺成愛徒,基本上已能取代劉江華於民建聯的角色。事實上,當梁振英上任後改組行政會議時,不少政界中人都驚訝只當議員四 年的李慧琼,憑什麼取代已有15年議會經驗的劉江華出任行會成員。但從今天「棄劉保李」的現實來看,李慧琼是民建聯刻意栽培的接班人,不可能亦不能夠在有 廣大群眾基礎的超級區議會界別中落馬。

李慧琼不能敗,陳婉嫻也一樣。嫻姐早在上屆選舉時已退居二線,但她自去年出選區議會,今年再選超區, 態度非常明確,就是要為工聯會在這個認受性最高的界別搶回一席。陳婉嫻的選戰成績一向彪炳,也能吸納中間及女性票,她重出江湖也是為政治能量冒升的工聯會 爭取更多議席。而隨着她贏得超區一席,工聯會在立法會內已有6席,跟民主黨、公民黨並列為立法會內第二大黨。

而再看泛民名單,亦有兩人不能 敗,就是何俊仁及馮檢基。想兩年前民主黨及民協置「分裂泛民」、「違反選舉承諾」於不顧,走入中聯辦展開「密室談判」,「成功爭取」被視為民主倒退的超級 區議會方案。方案被建制及北京說成是民主進程一步,如果二人在超區敗北,恐怕再沒有政治人物願意向北京妥協,可見何、馮二人不但泛民支持者不願見其落選, 西環中人、北京亦同樣不願。這亦解釋到,為何去年區會選舉,幾乎大部分泛民重量級人馬如李卓人、李永達等俱被對手「特別針對」下落選,但二人卻「任憑風浪 起,穩坐釣魚船」矣。

所以,三名泛民超區候選人中,「可落敗者」只餘涂謹申。偏偏涂謹申不但在政改一役中表現勇悍,泛民支持者較易為接受, 加上他曾聲淚俱下的催票,誠意十足,而且對政改方案一役的否定立場較為「硬淨」,種種理由令他吸票最多,毋須受西環或北京祝福也可穩奪一席。當然,如果沒 有國教科爭議,建制派足可奪三席,那劉江華當選,犧牲涂謹申,看來是原來劇本;偏偏學民思潮年輕人絕食加上集會,重燃反國教運動,建制派成下風,三個只能 活兩個之下,劉江華「被犧牲」看來既合情亦合理。

不過,泛民支持者以為劉江華落選是好事,恐怕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正正由於建制派遣 出劉江華、陳婉嫻等選戰常勝將軍,令泛民「不得不由」何俊仁、馮檢基等「元老級」人馬出選。但何俊仁出選超區,他自己原本在新界西的一席,就派出陳樹英出 戰,但最終卻和李永達搶票,最終令民主黨失去新界西兩議席,換來民建聯陳恒鑌及梁志祥,民主黨可謂「輸突」。同樣在九龍西,馮檢基轉戰超區,民協派出毫無 知名度和政績以及政治魅力的譚國僑,結果譚也取得3萬票,但仍輸給梁美芬不足4000票。馮檢基若留在九龍西,其實很大機會可力壓梁美芬。

劉江華之去,換來建制派三席,更協助民建聯交棒予第二梯隊,泛民支持者你們還可開懷地開香檳慶祝嗎?



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國民教育:消失的海參崴

2012年9月11日

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次峰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舉行,胡錦濤總書記發表演講,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出席。

會議地點在沿海的海參崴,俄國稱它為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北京、廣州等地官方媒體報道這次峰會,都按俄國的地名,香港不少傳媒隨從「京意」,now和台灣媒體則仍稱海參崴。

亞太經合峰會與海參崴連在一起,令許多人勾起「歷史傷痛」,也引人對「國民教育」的聯想,對「愛國」之說的思考。

近期,北京宣傳系統下達文件,指令各地加強「愛黨愛國」的政治教育,香港官方也想推行以「感情引動」培育「愛國感情」的國民教育,引發學生和家長的抗爭。

令人困惑的,是北京官方媒體居然不提「海參崴」此一大家熟悉的城市名稱,只稱「符拉迪沃斯托克」(不通俄語者感到難念難記)。

官方媒體在報道峰會新聞時,提一提「海參崴」及其歷史輪廓,就會「妨礙維穩」嗎?大陸上的網站有網友留言:再不在新聞報道中提一下「海參崴」,年輕一代、小學生都不知有此地名了。

海參崴原是中國的海港,傳說以盛產海參得名,位於吉林省烏蘇里江東側,現在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濱海邊疆區(省)的首府、最南端的海港,靠近吉林省的延吉州。

海參崴和今俄羅斯遠東地區(烏蘇里江、黑龍江以東),原都是中國的國土。國土的淪喪,與一八五六至一八六○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有關。俄國利用英法聯軍攻打中國的機會,侵佔了中國東北的一大片土地。

一 八五八年五月的〈中俄璦琿條約〉,使俄國佔去中國東北的六十萬平方公里國土(位於黑龍江以東、大興安嶺以南)包括璦琿(今稱愛輝)縣對岸的海蘭泡(今俄國 地名「布拉戈維申斯克」)。一八六○年冬的〈中俄北京條約〉,又使俄國佔去烏蘇里江以東的四十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包括海參崴和伯力(俄國地名為「哈巴羅 夫斯克」)。

中共於一九四九年十月建政後,在次年二月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實行一邊倒政策,不提被沙俄強佔的中國領土,並讓蘇軍繼續駐在東北的旅順、大連。

一九五七年「大鳴大放」時,有官員和知識分子提到蘇軍在東北的惡行(調戲、強姦中國婦女,拆運機器等)、蘇聯繼續佔領中國領土,均被指為「反蘇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分子」清算。

從毛澤東時代不准提海參崴的歷史創痛,到現在官媒不提地名「海參崴」,令人對官方的「愛國觀」或「愛國教育」十分困惑。

海參崴、伯力、海蘭泡的歷史輪廓,應是香港、北京最好的「國民教育」素材。


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為自由而戰─當還有戰鬥的自由時

2012年9月5日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果然是千真萬確,否則,呂明才小學為何要把國民教育科的教材內容保密?當然是書中有寶、怕被見到!

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一個社會若要正常運作,人民便必須有監察和制衡當權者的渠道;在一個民主社會中,最主要的渠道基本上離不開言論自由和選舉權。

借經濟發展 劫政治權利

在 過去短短的半年間,香港言論自由的橋頭堡一個接一個失守。在傳媒方面,吳志森被港台滅聲,《成報》竄改劉銳紹的文章,知名人士致電報社總編查詢關於自己的 報道,免費電視遲遲不發牌,DBC受政治打壓,獨立媒體受襲,《新晚報》趕在選舉前復刊。在遊行集會方面,警察以大如滅火筒的胡椒噴霧對付手無寸鐵的市 民,以兩公尺高的水馬包圍示威者。
時至今日,筆者驚見時事評論員依然膽敢大言不慚,聲稱香港的新聞自由並無倒退,簡直是顛倒是非!

顯 而易見,香港的言論自由已經將近失守。不幸的是,眾所周知,在功能組別於立法會佔35席的大前提下,香港的選舉制度根本是不公平的。當民主黨在2010年 支持政改方案後,就算反對派原理上有三分之一的議席,三分一的關鍵否決權亦變得極不牢固。在這樣的制度下,筆者不排除當權者可以繼續強推沒有民意基礎的重 大議案,包括國民教育、二十三條,以至「割讓」新界東北等。

建制派經常以發展經濟為名,騎劫香港人的政治權利。他們以一副極具使命感的口 吻,批評反對派應該停止一切政治爭拗,專注民生議題。不過,請大家撫心自問,香港的草根和中產在過去十年的生活,到底是比以前輕鬆,還是倍感百上加斤?當 人民沒有制衡當權者的渠道,發展的成果能被公平地分配嗎?建制派中,除了葉劉等寥寥數人,又有多少個實際上有落實和執行公共政策經驗的人才?再者,我們到 底是否又要抄襲中國模式,大量興建低效益的建設而人為地托高GDP?

在缺乏制衡當權者的渠道之下,如人民力量般以拉布,以少數人在議事規則容許的範圍內,拉倒未經民間討論的議案(如五司十四局),又或者是市民廣泛反對的議題(如國民教育),不失為市民制衡當權者的新穎手法之一。

最 近,民主黨不斷批評人民力量投共,指責他們分裂泛民,其中最大的得益者就是共產黨。原來這個所謂投了共的黃毓民,同時亦帶頭以拉布拖垮五司十四局,癱瘓梁 振英政府;原來搞組織活動出身的共產黨為了分裂泛民,不惜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如此高招,當然非筆者等凡夫俗子所能夠明白!泛民內除了民主黨,還有公民 黨、工黨、新民主同盟、社民連和人民力量等團體。就算不投民主黨,選民依然有很多選擇,所以並不存在分裂泛民的問題。

尋找最核心的核心價值

其實,如果我們在這次選舉放棄民主黨,最終結果是民主黨反對的立場只會更堅定,監察政府會更着力。這亦不失為一件好事。

傳統上,香港人是政治冷感的,我們最核心的核心價值就是「搵錢至上」。在有基本的生活安定下,大部分人對政治並不感興趣,甚至有點厭惡。但是到了今天,我們已經不能不站出來。9月9日,將是香港的分水嶺,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


9月9日,投票站見!


抹黑學民思潮 亞視新聞地震

2012年9月5日

一直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學民思潮,是全由中學生自發成立,在反國教科運動中備受外界好評。然 而,亞視日前一集「ATV焦點」,大肆抨擊學民思潮,結果惹來逾萬宗投訴。老紀據知事件令新聞部員工士氣大受打擊,回巢四個月的執行編輯主任馮兆寧又突然 辭職,引發不少揣測,彷彿風暴將至。

「ATV焦點」本來是亞視一則時事式節目,由亞視新聞部主播主持,但自4月起改變模式,純粹社論式旁白 加上新聞片。日前一節名為「有建設有破壞 分清正邪免被利用」的節目,指學民思潮是「破壞派」的棋子,為「破壞派」的選舉張目;還說他們是「幾名任性使氣 的惡少」,是街頭的「小長毛」,「豈能阻擋得住香港建設的巨輪滾滾向前」?

着實如斯像北韓式樣板文章,令人聽下心寒,結果一天下來,通訊事 務管理局收到一萬多封投訴電郵,估計大部分都是針對「ATV焦點」。而亞視新聞部亦受到不少投訴,害得身為副採訪主任的吳宜婷在網上澄清,節目不是新聞部 製作,而是某高層手筆。但事件令前線記者又嬲又苦;嬲者,因事件令本來已公信麻麻的亞視新聞更被人質疑;慘者,乃亞視記者昨晚在政府總部外採訪反國教集會 時,也遭不滿觀眾舉牌抗議。

焦點高層 始作俑者

有亞視記者就向老紀大吐苦水,指不介意亞視資源少,但不滿電視台「狼心扮良心」,更不滿那些「左到無朋友的歪理,敗了我們的一切」!其實行內皆知,負責節目的是前《大公報》執行總編輯、現任亞視副總裁雷競斌。

雷前輩政治立場鮮明,他曾向新聞系學生指「民主派議員大吵大鬧等,都只是嘩眾取寵,不值得報道」。又在同一場合指「基於一些社會因素考慮」,記者都不能把事實全面公布,只可報道虛擬真實。

他這套有強烈傾向的新聞觀,確實和香港新聞從業員堅守的客觀、公正有點距離。

推國教 浸會小學減早禱

全 港只有六間小學在今個月開展獨立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包括浸信會呂明才小學。校長黃潔蓮昨天就指家長反對聲音自7月尾才開始,質疑有「政治方向」,莫非她 和「ATV焦點」一樣,認為反國教科是泛民選舉策略?昨天有網友上載該校時間表,原來把兩節國教科放在早禱會時間,校長就指上國教課前,同樣須祈禱唱詩。 《聖經》直指:「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看來黃校長確要認真讀讀聖經。

事到如今 非撤不可

2012年9月5日

一、趙善軒博士致本報編者的公開信中,引述哈佛史學家傅高義(E.F. Vogel)在《鄧小平時代》一書的分析,指鄧小平集團於一九九○年提出在全國大力推行愛國教育的主張,令官媒全面報道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大肆渲染若 干西方國家阻撓北京申辦奧運的消息,撩撥了內地人民的仇外情緒,成功紓緩了「六四風波」前後人民對現政權的不滿。這種轉移「內部矛盾」為管治危機減壓的情 況,近來又再上演,據丁望昨天在本報專欄「中國二十一」 的闡述,自從去年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學雷鋒」的重要部署後,在學校展開「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連串活動,旨在達致「愛黨、愛國 精神更加強烈」……。在這種背景下,特區政府「適時」地推出引導學生「愛黨愛國」的「德育及國民教育指引」,引起身受其「教」的中學生強烈反彈,可以理 解。

由「學民思潮」倡議及因此衍生的「反國民教育大聯盟」組織的抗議活動,以靜坐、絕食和計劃杯葛內地交流團及國教科培訓並認真策動罷課系 列「不合作運動」,顯見其有計有謀,於激情之中洋溢理性,加上黃之鋒、沈偉男幾名未成年學生有理有節詞鋒銳利的說詞和機鋒畢露反應銳敏的應對,在公眾前的 表現,遠勝眾多「資深政客」,重燃筆者對香港前途的希望,同時要重新評價向來為人詬病的香港教育制度。可以肯定的是,有自由開放的教育環境和思想開闊開明 的老師(也許還得加上正直高尚的家教),才能調教出這樣出色的學生!

二、在推動「德育與國民教育」上,一如筆者昨天指陳,特區政府並無選擇 餘地,可是,「港情」有別於內地的「國情」,當局把之付諸實行時,本應事先多作「微調」,換句話說,要把之重新包裝至接近香港民情後才能推出;可惜梁振英 在組「閣」上因為自身的問題引出滿城風雨,多次碰壁,幾名重要「閣員」,不是其身不正便是不熟悉業務遑論基本政治常識,因而予人以顢頇無能進退失據甚至前 言不對後語完全沒有肩膀的印象。試想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其先認為「中國模式」部分內容「偏頗」,有修改之必要,然而,奉召(?)上京不足二十四小時後,便矢 口不提「內容」,且有覺今是而昨非之慨;當然,政府為了轉移視線、推卸責任,馬上組成「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下稱「委員會」),並留下不成比例 的少數席位,虛位以待,高調邀請反對派加入;當局這樣「虛心求教」的理由,當然是要聽取反對派的意見,並示人以有商有量的觀感,可是,這種伎倆連未成年學 生亦一眼看穿,在此「委員會」中有反對派代表,適足以點綴其有容乃大的量度及民主精神而已。由於「委員會」絕大部分成員屬推動「國教」的中堅分子(「幕後 黑手」?),其有沒有異見分子加入,都於事無補,絕對無法左右其結果。政府一再邀請而「學民思潮」及其支持者不為所動,正好看出這班年輕年人不慕虛名的識 見!

三、成千上萬市民響應反對「國教」大集會,自去周六下午三時開始,至今仍有群眾留守陪伴絕食的學生;香港成為示威之都後,許多人對各式各樣的遊行抗議已因見慣不怪而視作等閒,不過這趟不是一般的抗議嘉年華,大會有個清晰響亮且獲廣泛共鳴的命題:「撤回國民教育科」!

許是立法會議員選舉在即,政壇老手新丁忙於爭位告急,反「國教」集會因而少見熟口熟面的政客,坐在地上的支持者亦非維園常客。這班抗議活動的稀客,是學生家長、老師,是一臉純真、一身校服或黑服的學子!

回 應學生的訴求,向稱「打得」甚且「好打得」的林鄭月娥在學生定下的「死線」後會見記者,重申推行「國教」的立場,強調政府要有擇善固執的堅持和從善如流的 勇氣,而反對者若要政府先答應「撤回」才願溝通,那便沒了建設性……。在廣場上看電視直播「司長訓示」的會眾,噓聲四起,反感升溫。

集會組 織者設置空摺櫈,「虛位以待」,希望能與曾高調表示樂於隨時攜摺櫈與市民溝通的梁振英,可是,有人設座他卻未見蹤影。行政長官選擇在昨天上班前開腔,表示 「國教」沒有撤回的空間,強調在撤回與不撤回之間商量的空間很大,但反對者一定要透過「委員會」提出疑慮所在,進行商討;他又希望與示威者在沒有撤回的先 決條件下展開對話。說了等於沒說,充分展現了他的「語言偽術」。

與行政長官的「語言偽術」比較,政務司司長算是心直口快,然而,她今回的說詞充滿盲點,因為她分不開個人品位的要求與從政者必須允公允正。

林 鄭月娥說她因為擇善固執,因此「國教」並無撤回餘地,說的理直氣壯;可是,難道那些拒絕接受「國教」特別是那些為救救孩子挺身而出的母親不是「擇善」?政 務司司長捍衞政府的政策,理當應為,但人民反對之聲盈耳,司長成了「夾心人」,她當務之急是要判斷說服北京容易還是擺平港人省力?一句「擇善固執」,只會 招來更多亦以為自己的作為同樣是「擇善固執」者的反抗!

林鄭月娥「擇善」之後,說政府無意清場,看她說時面有得色,好像表明她不是「暴 君」。其實此說只顯得她涉政未深的幼稚,當初李鵬夜會穿睡衣的吾爾開希等一眾天安門絕食青年,哪有清場的打算?但結果如何,鄭司長大概不會不知道。政府 「擇善」等於認為反對者「擇惡」,別說政府會因此設法把「惡」壓下去,就算什麼都不做,僅僅是這幾句話,便足以逼使市民鐵下心腸跟政府對着幹!

有 能從政者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技巧是撫順民情,在群情激動中仍以為真理在我、曲常在彼,「政府怎會做錯」?結果只會把反對者迫進與政府對決的死角。到此地步, 為了維持社會秩序,防暴隊甚至坦克車便派用場。這當然不是任何港人(和港官?)所願見,但要防止出現這種會使金融中心毀於一旦的情況,「特區政府高層」便 不應那麼以為自己站在「至善」的道德高地!

事到如今,筆者以為「不撤亦得撤」,因為非如此無以撫平一樣以為是「擇善固執」市民(當然人數遠遠及不上吳克儉局長所說的沉然大多數)心中的冤屈之氣!

在香港中小學推行「德育與國民教育」,用意不錯,然而,別說「圖則」有關鍵性紕漏,就算十全十美,只是「施工」有誤,後果堪虞;推倒重來,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自由行與香港旅遊發展空間

2012年9月3日

這個星期,香港為了內地的異地出入境證件申請、深圳擴大自由行的「一簽多行」吵得熱哄哄。似是內地旅客將全面壓境,有說是400萬人的影響,更有1400萬人的說法。

從制度層面來說,內地公安部開放異地出入境證件申請安排,其目的根本不是擴大自由行,而是就內地戶口管理制度中,居民只可在戶籍地申辦出入境證件而形成的不便,作出修正改善。

目前在外工作的職員、民工或在讀大學生在出境前,須回老家的公安部門提交出入境證件申請。不少長年在外居民已斷絕與家鄉政府的人脈關係,形成出入境不便,衍生潛在貪腐行為。

是次涉及的出入境證件適用所有境外目的地,香港僅為其一。這個舉措在內地是德政,從屬內政管理。基於一國兩制原則,香港不宜對之作出異議,即不存在新增1400萬人的挑戰。

舊議題成今問題

至 於深圳開放自由行「一簽多行」涉及的400萬人,相對於目前自由行涵蓋的2.7億內地人口,人數增幅也只是1.5%。癥結實為「一簽多行」。相較於提供予 其他內地城市的3月/1年一次或二次簽注安排,深圳市戶籍居民自2009年4月起獲得了一年多次簽注的試點性優惠安排,一年內可無限次往返香港。令中港出 入境部門難以預估人流規模,惟此壓力同時加諸港深兩地。

深圳方面或許是長年處理數以億人次計的出入境管理,加上近年持續強化市內地鐵網絡、市際高速鐵路系統,人流管理和交通疏散等硬件配套較佳、矛盾較少。

相對地,香港自2007年開通東鐵落馬洲支線、西部通道後,就沒有新增出入境設施,難以消化急增出入境客流。下一個落成的大型基建項目,應是2016年連接珠三角西岸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停擺近十年,當下矛盾可想而知。

內 地自2007年後已沒有添加自由行城市,僅有新增領域是2009年深圳戶籍居民的「一簽多行」。期間,香港特區政府和旅遊業者不斷要求內地加大自由行開 放,建議擴大「一簽多行」至珠三角城市,2011年年底依然如此。只是2012年起,在「雙非」嬰孩、D&G事件後,
更重要是今年一系列選舉活動中,香港 對自由行出現180度轉變。

興許是內地政府工作效率有點慢,用了幾年時間才爭取自由行進一步開放,出手時有關話題不再流行,更碰上選舉期間的政治化風潮,演變成香港的社會性爭議。議題向來都存在,只是今天成為問題而已。

設若我們回歸理性,就自由行、一簽多行安排對香港旅遊業,乃至香港經濟發展的促進和影響,進行綜合性客觀分析,將有不同結論。

270遊客:1職位

自 由行始自2003年,其時香港面臨很大挑戰。一是經濟效益、二是就業創造。旅遊是低產值、高就業部門。2010年,涉及自由行的入境旅遊部門的GDP佔比 為3.5%,就業佔比5.4%。香港旅遊的先天優勢不大,景點少、地方小,觀光旅遊難有商機。內地旅客來港,觀光少、購物多。入境旅遊效益集中在零售、住 宿、過境客運三大領域,就業創造以零售為主。

香港零售、住宿部門與房地產息息相關,分走大部分經濟利益。零售部門吸收低技能人士,這在10年前為解決製造業北移後的中年人士就業問題尤顯重要。

2003 至2010年間,入境旅遊部門共新增7.56萬就業人口,佔同期香港新增就業的25%;其中零售業增加4.25萬職位,表現最為突出。代價是香港同期訪港 遊客增加2049萬人次,其中內地佔1421萬人次,幾由自由行帶動。也就是說,每270名入境遊客人次,才創造1個香港就業職位

當香港存在就業不足時,旅遊業不失為發展選項,大家接受市面人頭湧湧即可。惟目前香港就業尚可,香港年輕一代在接受較好教育後,是否願意投入低技能,且缺乏晉升空間的零售部門?這是一個疑問。

這不僅是工資高低的議題,更是社會上升流動性的問題。香港是否願意為一個新增崗位,在市面引入數以百計的外來旅客?最基本問題是在地少人多的香港,土地是否用來發展佔地多、用工少的產業?

零售生態的影響

此外,內地旅客的購物旅遊模式,對香港零售生態帶來很大影響。內地旅客購物佔香港總零售額比重不斷上升,2011年高達28%。此前,他們較多集中在服飾、珠寶、鐘表和電器等耐用性奢侈產品。

2008年在內地毒奶粉和食品安全事件後,內地旅客購物進入日用產品領域,吃進肚、搽在身的食品、藥品、護理等產品加至消費框內。消費這類產品的是內地中高階級,他們對價位高低較不敏感,然而,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中低階級,卻要與之進行消費能力競爭。

這幾年,香港商舖租金節節上升,趕走不少民間消費,茶餐廳消費不再平民,社區藥房傾斜照顧內地旅客。

更有甚者,龐大內地消費能力促進了大量港深間的邊境貿易,上水火車站成為小商品集散地。嬰兒奶粉和尿片是貨品大戶,邊貿從事者既有香港居民,也有持「一簽多行」深圳居民。這種商貿模式加重出入境管理、交通運輸壓力,影響跨境流動的居民、旅客福祉。
此外,內地旅客的急速增長,令香港酒店房租節節上升,酒店入住率接近九成。香港沒有多餘酒店硬件配套去接待更具經濟外溢效益的商務、會議會展型國際旅客,不利香港多元化發展。

香港的確需要發展旅遊服務,惟旅遊服務的在地服務特質,較易令外來訪客與本地居民在空間運用、消費模式形成資源爭持和擠佔效應;跟地少人多的香港發展,存在模式衝突。香港較合理發展的選項,是土地節約型離岸服務業。

我們毋須反對自由行和「一簽多行」模式,如果這些新增內地訪客可帶動更多中港知識型、商貿型合作交流,推動香港經濟結構、體質的多元發展。

但如果新增旅客只是強化當前某一產業部門,將導致香港經濟的單一化、標準化發展,無助於改善促進香港國際都會形象。我們的思考宜超越中港旅遊效益和社會矛盾,而聚焦在中港人力流動帶來的協同效益和轉型升值作用,且與硬件配套同步協調發展。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

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

2012年9月3日

近期「中國模式」四個字成為本港社會爭議話題,這源於政府強推國民教育,以及那一本以「中國模 式」為名的教學手冊。同時,「中國模式」又成為財經話題,《金融時報》5月份率先以「中國模式失去光彩」為題,8月本報社論再以「經濟增長無以為繼,中國 模式黔驢技窮」為題。意思是指,中國過去十幾年依賴出口增長、信貸擴張的模式無以為繼,經濟結構到了不得不轉型的地步。

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曾經直接否定了中國模式的存在。
「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其實是陳志武2010年的作品,但在當下這個經濟轉變時期,是拿出來重溫的最好時間。

「中 國模式」一詞開始變成政治語言,陳腔濫調,且定義模糊。簡單在網上搜查,BBC網站一篇文章提供了線索,這個概念始於部分海外學者及作家,例如《江澤民 傳》、《中國30年》作者庫恩(Robert Kuhn)、《中國大趨勢》作者John Naisbitt、《當中國統治世界》作者Martin Jacques。這些著作形成海外一派學說,鼓吹頌讚中國崛起,認為自由民主制度只適合西方,不適合中國,中國一黨專政才是最好的選擇

及至早兩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一套「中國模式」書籍,批判民主社會的普世價值,在官方支持下,成為一個歌頌黨偉大的統治手段。當時在經濟層面上,正是「中國模式」最高峰之時,皆因西方國家遭金融危機打擊,資本主義備受質疑,在中國大規模「放水」下,再引起脫鈎論。

大政府造就經濟奇迹

姑 且把政治放在一旁,在有關「中國模式」在經濟層面的論述中,就是把中國過去三年改革開放後的增長速度形容為一個奇迹,經濟極速擴大,百姓生活巨變,這種充 滿中國特式的經濟發展,是西方無可比擬的。其中最大一個因素是,政府擁有強制力,成功調配資源,大政府成就了這項奇迹工程。

背後一個重要意識形態就是,否定西方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然而,陳志武相信自由經濟,他認為「中國並不例外」,未來中國必須借鑑「西方模式」,發展金融才是富國之道。
書中的序出自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他以南韓、台灣曾經出現過的高增長時期,與中國作出比較,類似所謂「模式」其實亦出現過。

林向愷指出,台灣及南韓亦有過增長模式,簡單而言,是在政府威權體制下,藉着剝奪勞工自組工會及罷工的權利,容許企業家及財團壓低勞工薪酬,以提高商品價格競爭力,以出口主導策略,創造出經濟奇迹。

但是,百姓生活趨向富裕後,開始爭取民主,要求參與政策制定,要求「發聲」、「維權」,社會開始轉型後,勞工工資大幅上漲。後來,資訊逐漸公開透明、環保意識日高,台商要降低成本,繼而轉移內地,重新複製台灣成功的工業模式。

分別是,中國人口之大,令規模擴大十幾倍,但亦因為中國勞工人口之多,工人要挑戰工資、司法或民主的難度非常高,令中國複製出來的成功模式維持更長時間。這是台灣學者的看法。

西方企業先奠定基礎

至於陳志武的論點,由歷史角度出發,「中國模式」所強調的「中國特色」不應該被吹捧為異常特殊,因為百多年前,歐美工業革命、金融發展,中國的起步點是一樣的,雖然清朝政府的失敗令中國墮後,但更直接的原因是文化大革命令中國經濟走向極端的低谷

經 濟起飛是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西方工業革命的發展機會,過了好幾十年才在中國出現。中共提出「改革」和「開放」的主張,都是圍繞着「自由」發展,即開 放投資、貿易,這個概念與西方經濟所經歷的模式無異。如果「開放」和「改革」才是中國經濟奇迹的主因,那麼一黨專政的「大政府主義」其實不是經濟成功的關 鍵,否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濟早應起飛,而不是經濟災難。

陳志武指出,很多相信中國奇迹的人,注意力只是把今日的中國跟過去比較,但如果放在全球經濟的層面來看,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只是因為剛好搭上全球化列車,並通過模仿,引入西方已成熟的科技,充分發揮廉價勞動力,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驚人爆炸力。

說白一點,西方企業用許多年才修煉成的技術、建立的體制,中國因利乘便,一下子模仿過來,得不到精髓,也得到初哥門檻,加上低勞工成本,入世後通向全球,因而成為「世界工廠」。

如果說這是中國創造的奇迹,而忽略西方經濟打了好幾十年的基礎,其實只是一種吹捧的錯覺。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讓人安心碇泊的磐石

倫敦奧運開幕式中的英女皇與占士邦跳降落傘一幕,被人們津津樂道。有大陸網民卻憤憤不平地說,四年前京奧的林妙可有幕後代唱,西方傳媒就紛紛指責「假 唱」,現在英女皇明明找替身跳降落傘,怎麼就沒人罵她是假跳呢?

你要怎麼回答他呢?只能說我們大概不是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了。

月前與一位 多年不見的朋友相聚。她說她90多歲的媽媽患了老人癡呆症,常常亂說話,最近她整天鬧着說什麼人欠下她上百萬,她要女兒幫她追回來。跟她說誰誰誰會帶錢給 她,她都不信,說女兒騙她。被纏得沒辦法,女兒就對她說,英女皇來香港時就會把錢帶給她。這一說,她就笑了,也放心了,以後就再也不提欠錢的事。

朋 友說,她媽媽根本連電視上的英女皇都不知道有沒有見過。但她五十年前從大陸來香港,生活突然安定了,雖不能算樂業,至少是安居,沒有政治上日日夜夜的恐 懼。她也不知道什麼是人權什麼是法律權利,反正就是從此可以自己安排怎麼找工作怎麼過日子。會擔心份工,會擔心丈夫兒女,但不用擔心什麼幹部什麼居委會和 從天而降的政治運動災難。港英時代從無宣傳過英女皇偉大,也沒有叫香港人要「愛(英)國」,香港人大概沒有人會唱完整的英國國歌。但一個90多歲患了老人 癡呆症的人,在殘存記憶中卻還記得有個英女皇,這個象徵性的人物曾經給予她一個安心碇泊的磐石。老人癡呆中她信任這個人

中共想要香港人心回歸,那些國民教育、愛國宣傳都是廢的,請他們先搞清楚林妙可的「假唱」和英女皇的所謂「假跳」有啥區別吧。







李怡

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何為邪鬼何為神

2012年9月1日


「浙東的有一處的戲班中,有一種腳色叫作『二花臉』,譯得雅一點,那麼,『二丑』就 是。……他有點上等人模樣,也懂些琴棋書畫,也來得行令猜謎,但倚靠的是權門,凌蔑的是百姓,有誰被壓迫了,他就來冷笑幾聲,暢快一下,有誰被迫害了,他 又去嚇唬一下,吆喝幾聲。不過他的態度又並不常常如此的, 大抵一面又回過臉來,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點,搖着頭裝起鬼臉道:你看這傢伙,這回可要倒楣哩!」


翻看魯迅三十年代寫的《二 丑藝術》,更覺得政治來來去去也不過是同一回事,當年與今日,「二丑」充斥市面,時而捍衞權貴、時而正氣凜然、時而建制支持政府、時而泛民狠批官員……, 總之就是要哄哄大家歡心。在無事之日,不管這些人說得如何天花龍鳳,沒什麼大不了,但到了選舉之時,身為選民,在抉擇之際,卻有必要睜大眼、看清楚。

「獨立」不過是包裝

選舉中最常見的情景是,候選人聲稱他們是「獨立」,但何謂「獨立」,卻沒有人細表。在香港,所謂「獨立」,其實不過是沒有加入任何政黨而已;說得簡單一點,不過是有沒有黨員身份,充其量「獨立」只可叫作「無黨派」,卻不表示他的個人政見、立場、思考是真獨立。

香港政黨發展未成熟,社會對政黨的接受程度或支持度,卻已一如英美等地那樣愈來愈低。看中大最新民調顯示,六成三受訪市民覺得沒有任何一個黨可以代表他們,即使最能代表市民的政黨民建聯或民主黨,其支持度也僅得7%左右,可見市民對於政黨沒多少好感。

於是,每次選舉,都總有一些似是而非、自稱「獨立」的候選人來爭取對政黨反感的選民支持。在今年的立法會選舉中,地區直選五區共六十七張名單中便有十五隊以「獨立」身份參選,大抵當中不少希望在建制派與泛民政黨中間,撿點「不群不黨」的政治便宜。

車公簽文非常「靈」

這 些所謂「獨立人」或有時批評政府、或有時對政府議案投反對票。不過,如果細看這些候選人的背景,競選「樁腳」、隊友……,原來與建制派關係密切;再看「獨 立人」過往的發言和投票取向,便會到「獨立」不過是包裝,完全不代表其人的思想真的獨立自主。如果選民期望那些自詡「獨立」的候選人可以撇開政黨包袱,真 心幫助市民,怕且是你一廂情願了。

這令人想到,車公原來很「靈」。

今年的大初二,車公給香港的簽文是「何為邪鬼何為神,神鬼 如何兩不分,但管信邪修正外,何愁天地不知聞」。當時,大家認為那是暗指行政長官選舉,但原來這支簽文更適合形容今天香港的政治氣候。因為在政治語言包裝 下,誰是鬼、誰是神,實在已難分清;同樣自稱是何派別的,說穿了其實也是包裝,市民不可盡信。

這星期,民主黨「告急」之餘,並向人民力量 「宣戰」,指對方不是民主派、旨在分裂泛民,云云。隨後,該黨在各個選舉論壇上批評對方收取與中聯辦關係密切的新界社團聯會名譽會長杜玉鳳八十多萬元捐 款;又指候選人蕭若元旗下公司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青睞」簽署備忘錄,合作搞文化娛樂產業。民主黨力數對方反對和批評他人媚共,自己卻與內地靠攏,揶揄對方 實為「人民幣力量」、「共產黨B隊」。

人民力量解釋,建制派捐款給他們,是因為受到他們的說話「感動」,又勸諭其他人對此應該「放開懷抱」。

異見異己必「誅」

不過,政治世界是否如此「單純」,只憑一兩句話已可令親建制兼且又是精明的商人向「反建制」的人奉上捐獻?隸屬國務院的中國社科院也願意與所謂「反建制」的人合作做生意?在中國政治裏,這些似乎都是天方夜譚。

須知道,一直以來,只要站出來反對中國專政的派民主派,合夥的律師樓便休想負責在中資銀行做按揭的樓宇買賣合約,遑論跟官方機構來個「大茶飯」,一起合作搞文化、娛樂這些涉及意識形態的敏感事業來!

即 使退一萬步說,世界或許真有奇迹,北京願意放下成見,願意捐款、願意合作搞生意,但人民力量的行為是否稱得上真的支持民主?對於不同聲音、爭取手法有異 者,俱列為異見異己而「誅」之,甚至不惜人身攻擊,只以聲量、只以橫蠻言語降服別人,從來不容半點討論,從來難有一分包容……,這一切就是民主精神?恐怕 這一切與「民主」的目標只是愈行愈遠矣。

想起台灣一位傳媒人曾這樣說當的地民主發展。他說,大家一起爭取有民主而努力游過對岸,可是游過對岸後,才發覺原來大家是沒有想過要怎樣的民主、怎樣的社會。

香港人究竟在爭取怎樣的一個民主社會?可惜,香港只有爭取民主的口號,卻沒有多少民主內容。趁着四年一度的選舉,在觀看噪音多於內容的選舉論壇之餘,大家不如靜下來,想想我們究竟想要怎樣的一個民主社會。

題外話:學民思潮黃之鋒昨天與特首梁振英就「國民教育」對話,看黃之鋒那不卑不亢的態度,確實猶勝不少所謂政治人。香港未來還是有希望。願三位絕食同學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