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Made in U.S.A.

2012年4月10日

Made in U.S.A.?



回說美國就業數據,值得注意的是,整體尤其零售職位增長放緩迹象雖十分明顯,惟在12萬個新增崗位中,製造業貢獻了 3.7萬個,與這個環節持續至今三十二個月的擴張勢頭脗合之餘,跟ISM指數(3月報53.4)反映的製造業經營狀況亦頗為一致。周末期間,老畢發現大行 大報以至著名經濟學者不約而同,為美國製造業復興(manufacturing renaissance)敲鑼打鼓,《華爾街日報》更圍繞「美國製造」(Made in U.S.A.)這個概念,向讀者推介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s)。

中國優勢非絕對
一直以來,大家聽到的 是美國工人飯碗給中國廉價勞工搶去,美國製造業在生產外移工序外判(offshoring/outsourcing)蔚然成風下一蹶不振永難翻身,每到總 統大選或國會中期選舉,「棒打中國」(China bashing)必成政客賴以爭選票博上位的撒手鐧,甚少聽聞製造業帶動增長促進就業的說法。可是,時移世易,隨着當了世界工廠少說二十年的中國工資連年 上升【廣東省與另一低成本國家泰國人均收入見圖1】,雖仍遠遠未及西方水平,惟此長彼消,內地廉價勞力用之不竭的優勢已非絕對,加上能源價格運輸成本不斷 上漲,中國今非昔比的勞工成本優勢,已愈來愈難抵銷生產外移工序外判必然涉及的「山長水遠」付運需時等劣勢。此一轉變令生產從中國等低成本國家回流美國勢 頭漸見眉目,這從諸如insourcing等新詞彙開始大行其道可窺一斑。
那當然不是說,紡織鞋履等早就成為低成本國家天下的勞工密集產 業,會隨着大行大報以至經濟學者振臂高呼Made in U.S.A.而奇迹地在美利堅遍地開花。此輩口中的insourcing,針對的是競爭優勢並不單單取決於勞工成本的行業,相關企業的決策者算過度過,得 出提高本土生產比重更符成本效益的結論,是以落實回流。

單方唱好不宜盡信
在上周發表的一份分析報告中,美銀美 林對哪些行業最有可能「回歸」提供了一些指引。從【圖2】可見,高踞三甲的是電腦與電子產品、化工,以及食品飲料。不難看到,此等產業若非知識產權含量較 高(電腦和電子產品),便是安全監管要求較嚴(食品飲料);再不然就是較具條件受惠於美國天然氣價格大跌的產業(化工)。美國全國製造業協會去年發表的報 告指出,製造業每1美元的GDP產出,可為非製造業創造1.42美元的經濟活動,包括會計、法律、批發、運輸以至農業。換句話說,製造業若真的出現「復 興」,對美國整體經濟必能帶來水漲船高的效應。
然而,任何單方面唱好的分析皆不宜盡信,美銀美林的報告同樣不能照單全收。以圖2為例,統計 涵蓋美國不同產業過去三十年情況(1980至2010年),不難發現,離岸生產吸引力難以抗拒的產業,諸如衣服皮革、家具,廠房設施非但早已不在本土,相 關行業佔美國製造業產出比重亦呈每下愈況之勢;反觀處於首三位的產業,一方面離岸生產對它們吸引力較低,另一方面相關行業佔美國製造業產出比重三十年來有 增無減。由此可見,Made in U.S.A.也許只是offshoring相對較少的行業自身生產力提升較快、競爭力較強的結果,不足以彰顯美國整體製造業步上復興之路。
在 中國工資仍有絕對優勢、全球化方興未艾的那些年,美國政府智囊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向國民傳達自由貿易創造雙贏,美國工人非但不會隨着離岸生產趨勢加快而失 業,還可透過產業升級技能提升,找到質素更佳報酬更厚的職位。時移世易,智庫與大行今天反其道而行,宣揚美國製造業復興不遺餘力,時近大選,不能不令人 「若有所思」。然而,總的來說,中美貿易不平衡與人民幣等議題如能因此淡出選情,並非壞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