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自由行與香港旅遊發展空間

2012年9月3日

這個星期,香港為了內地的異地出入境證件申請、深圳擴大自由行的「一簽多行」吵得熱哄哄。似是內地旅客將全面壓境,有說是400萬人的影響,更有1400萬人的說法。

從制度層面來說,內地公安部開放異地出入境證件申請安排,其目的根本不是擴大自由行,而是就內地戶口管理制度中,居民只可在戶籍地申辦出入境證件而形成的不便,作出修正改善。

目前在外工作的職員、民工或在讀大學生在出境前,須回老家的公安部門提交出入境證件申請。不少長年在外居民已斷絕與家鄉政府的人脈關係,形成出入境不便,衍生潛在貪腐行為。

是次涉及的出入境證件適用所有境外目的地,香港僅為其一。這個舉措在內地是德政,從屬內政管理。基於一國兩制原則,香港不宜對之作出異議,即不存在新增1400萬人的挑戰。

舊議題成今問題

至 於深圳開放自由行「一簽多行」涉及的400萬人,相對於目前自由行涵蓋的2.7億內地人口,人數增幅也只是1.5%。癥結實為「一簽多行」。相較於提供予 其他內地城市的3月/1年一次或二次簽注安排,深圳市戶籍居民自2009年4月起獲得了一年多次簽注的試點性優惠安排,一年內可無限次往返香港。令中港出 入境部門難以預估人流規模,惟此壓力同時加諸港深兩地。

深圳方面或許是長年處理數以億人次計的出入境管理,加上近年持續強化市內地鐵網絡、市際高速鐵路系統,人流管理和交通疏散等硬件配套較佳、矛盾較少。

相對地,香港自2007年開通東鐵落馬洲支線、西部通道後,就沒有新增出入境設施,難以消化急增出入境客流。下一個落成的大型基建項目,應是2016年連接珠三角西岸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停擺近十年,當下矛盾可想而知。

內 地自2007年後已沒有添加自由行城市,僅有新增領域是2009年深圳戶籍居民的「一簽多行」。期間,香港特區政府和旅遊業者不斷要求內地加大自由行開 放,建議擴大「一簽多行」至珠三角城市,2011年年底依然如此。只是2012年起,在「雙非」嬰孩、D&G事件後,
更重要是今年一系列選舉活動中,香港 對自由行出現180度轉變。

興許是內地政府工作效率有點慢,用了幾年時間才爭取自由行進一步開放,出手時有關話題不再流行,更碰上選舉期間的政治化風潮,演變成香港的社會性爭議。議題向來都存在,只是今天成為問題而已。

設若我們回歸理性,就自由行、一簽多行安排對香港旅遊業,乃至香港經濟發展的促進和影響,進行綜合性客觀分析,將有不同結論。

270遊客:1職位

自 由行始自2003年,其時香港面臨很大挑戰。一是經濟效益、二是就業創造。旅遊是低產值、高就業部門。2010年,涉及自由行的入境旅遊部門的GDP佔比 為3.5%,就業佔比5.4%。香港旅遊的先天優勢不大,景點少、地方小,觀光旅遊難有商機。內地旅客來港,觀光少、購物多。入境旅遊效益集中在零售、住 宿、過境客運三大領域,就業創造以零售為主。

香港零售、住宿部門與房地產息息相關,分走大部分經濟利益。零售部門吸收低技能人士,這在10年前為解決製造業北移後的中年人士就業問題尤顯重要。

2003 至2010年間,入境旅遊部門共新增7.56萬就業人口,佔同期香港新增就業的25%;其中零售業增加4.25萬職位,表現最為突出。代價是香港同期訪港 遊客增加2049萬人次,其中內地佔1421萬人次,幾由自由行帶動。也就是說,每270名入境遊客人次,才創造1個香港就業職位

當香港存在就業不足時,旅遊業不失為發展選項,大家接受市面人頭湧湧即可。惟目前香港就業尚可,香港年輕一代在接受較好教育後,是否願意投入低技能,且缺乏晉升空間的零售部門?這是一個疑問。

這不僅是工資高低的議題,更是社會上升流動性的問題。香港是否願意為一個新增崗位,在市面引入數以百計的外來旅客?最基本問題是在地少人多的香港,土地是否用來發展佔地多、用工少的產業?

零售生態的影響

此外,內地旅客的購物旅遊模式,對香港零售生態帶來很大影響。內地旅客購物佔香港總零售額比重不斷上升,2011年高達28%。此前,他們較多集中在服飾、珠寶、鐘表和電器等耐用性奢侈產品。

2008年在內地毒奶粉和食品安全事件後,內地旅客購物進入日用產品領域,吃進肚、搽在身的食品、藥品、護理等產品加至消費框內。消費這類產品的是內地中高階級,他們對價位高低較不敏感,然而,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中低階級,卻要與之進行消費能力競爭。

這幾年,香港商舖租金節節上升,趕走不少民間消費,茶餐廳消費不再平民,社區藥房傾斜照顧內地旅客。

更有甚者,龐大內地消費能力促進了大量港深間的邊境貿易,上水火車站成為小商品集散地。嬰兒奶粉和尿片是貨品大戶,邊貿從事者既有香港居民,也有持「一簽多行」深圳居民。這種商貿模式加重出入境管理、交通運輸壓力,影響跨境流動的居民、旅客福祉。
此外,內地旅客的急速增長,令香港酒店房租節節上升,酒店入住率接近九成。香港沒有多餘酒店硬件配套去接待更具經濟外溢效益的商務、會議會展型國際旅客,不利香港多元化發展。

香港的確需要發展旅遊服務,惟旅遊服務的在地服務特質,較易令外來訪客與本地居民在空間運用、消費模式形成資源爭持和擠佔效應;跟地少人多的香港發展,存在模式衝突。香港較合理發展的選項,是土地節約型離岸服務業。

我們毋須反對自由行和「一簽多行」模式,如果這些新增內地訪客可帶動更多中港知識型、商貿型合作交流,推動香港經濟結構、體質的多元發展。

但如果新增旅客只是強化當前某一產業部門,將導致香港經濟的單一化、標準化發展,無助於改善促進香港國際都會形象。我們的思考宜超越中港旅遊效益和社會矛盾,而聚焦在中港人力流動帶來的協同效益和轉型升值作用,且與硬件配套同步協調發展。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