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為何今天才拉水貨客?

2012年9月22日

上水水貨客問題終於超越「臨界點」,警方和入境處周三(19日)出動上百人員聯合行動,直搗上水晉科中心,拘捕一百三十名黑工和水貨客,其中五十人是持「一簽多行」的內地旅客。

是 次行動,可說源自9月15日網上社群發起的「光復上水」行動,過百網民和當地居民走到港鐵上水站大閘外示威,並驅趕水貨客;次日,特首梁振英連同北區區議 員劉國勳到場巡視,責成有關當局積極處理;9月18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召開跨部門小組會議,公布六招打擊水貨客,包括:入境處檢控水貨客、吊銷其來港 簽注、警方掃蕩阻街、海關「放蛇」、地政總署巡查上水區內的工廈等。

不出一日,警方和入境處便有所行動,並高調執法;不足一個星期,港府連番採取高效率的行動,表現也甚為果斷。

港官怕涉內地事務

不過,社會人士對此行動動容之餘,卻不禁會問:為何水貨客問題會變得如此嚴重?
上水水貨客問題不是這一兩個星期的事情,它已纏繞上水居民多年——水貨集團在站外分貨,阻礙通道;搶購生活用品,如奶粉、海鮮等,令通脹加劇,嚴重影響區內居民生活,才使「光復上水」行動一呼百應。

冰封三尺,實非一日之寒。據現有北區區議會記錄,早於2005年5月12日的北區地區管理委員會會議,已有議員提出上水和粉嶺火車站外圍的水貨交收活動,已引致港鐵站外的通道和候車處非常擠塞;期間,亦有不少媒體專題報道上水水貨集團的情況。

不過,為什麼到了今時今日,水貨客肆無忌憚運貨,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要由最高領導人梁振英親自過問?是政府人手不足?還是官員對涉及內地事件就消極應對,甚至愛理不理?
過去多年來,每逢遇上與內地糾結不清的事情,有關部門總是消極處理,但求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如「雙非」問題、「國教風波」,事件初起,如果有關負責部門恪盡本身職分,因本奏章,根據事實、按照法規,層層上報決策當局,便不致落得後來的失控局面。

「九七」前後幾年,「磨合」一辭常見於香港和內地媒體,官員和意見領袖人人琅琅上口;可是,十幾年下來,兩地交往過程產生的矛盾和摩擦卻時有所聞,甚且愈趨激烈。


「容忍」無助兩地「融合」

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們根本沒有認真準備和面對兩地不同文化的「磨合」。觀察過去兩地社會爭議事件的始末,彼此態度大都是「包容」、「容忍」,避免觸及矛盾核心,但求衝突不致表面化,拖得一時就一時,終致事件惡化至更為不堪。

以上水水貨客一事為例,「容忍」水貨客絡繹於途,無助於內地與香港「融合」;當局依法嚴打,也不必過慮遭「阿爺」指摘為「傷害內地同胞感情」。

可取的「磨合」方式是,當局可以考慮根據既定的法規和機制,爭取內地執法和出入境部門協助,一起監察和打擊不法分子;本港和內地入境部門可以常設聯絡小組互通情報,聯手策劃行動打擊跨境罪案。

另一方面,港人必須認知,與內地接觸不等同容許內地插手干預本港事務,相信政府與內地部門周旋時,會保持不卑不亢,維護核心價值,不要一聽聞中港融合議題,就變成驚弓之鳥。


作者為資深評論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