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陌生振英

今日星期一振英落立法會答問,又係一場冇得贏的戰役。一來佢個人誠信問題仍然係焦點,議員一定死咬住唔放,人人追打。其次係議員會提問政策議題,以過去振 英一貫作風,慣用四字成語及虛話作答,在記者會還可以,因為記者好少有機會追問,但立法會答問遊戲規則不同,議員好識得將重炮擺在追問題目,而且若死背 Line To Take。採取答非所問的策略,議員可要求主席仲裁,指特首未回答問題。

應付議員追問勢捱打

曾蔭權乃政務官出身,所以對重大政策的細節,有基本認識,即使幾刁鑽古怪的問題,都勉強應付得到。但從振英過去表現所見,他只重視務虛概念,對實際執行細節冇興趣兼冇認識,要應付議員追問會幾吃力。

香港十多年間行政主導體制已有好大改變,留戀麥理浩大有為、大建設高速發展,係好儍嘅諗法,因時鐘已無法回撥。殖民地時代行政獨裁,才有沙田、屯門新巿鎮高速大開發,移山填海,拆遷農舍變成公屋。

九 十年代起,代議政制起步後,行政權力大受制約。回歸後又有議會政黨及司法覆核制肘,振英批評「磋跎歲月,積非成是」,是他對回歸後行政主導體制變化不認 識,冇體驗,因而有陌生感。正如張建宗表明,即使要落實提高老人金,也需要用一年時間,這是行政程序所需,而非有心玩嘢拖延。

對行政體制欠缺認識

巿民對振英有陌生感,不知過去三十多年他做過甚麼事,在大小政治事件中扮演甚麼角色,因此對他難言信任。他只有靠成績贏回民意,但他本人對香港行政主導體 制也有陌生感,以為講完事情會自動發生,政策自動成熟出台,為他贏取民心。如果他咁諗,好快會失望。
香港行政體系是一個有性格的機械人,不能用口號指揮,老董已錯了一次,振英若再犯,付出代價會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