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旅遊發展不可「大小通吃」

2013年10月8日

本地對內地民眾來港旅遊的討論,一直都是有點古古怪怪的——遊客太多的時候,會討論承受能力的問題;到了遊客減少時,則又擔心旅遊業不振,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所以,無論是多是少,都是一個問題。

其實,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個(或多個)怎麼樣的問題,卻鮮有深入討論。
很多人認為那是一個承受能力的問題,在這個角度底下,又可分開為兩種相當不一樣的考慮。

一個角度是從旅遊及相關的服務業的利益出發,所謂承受能力,其實是指接待能力(例如酒店房間是否足夠,有無為旅遊巴士提供足夠車位之類的問題)。嚴格來說,這個關於接待能力的問題,本身不是一個問題;如果出了問題,那應該只屬過渡性質,在一段時間之後,自有「解決」方法。

分流旅客 一廂情願

我 之所以這樣說,是由於如果問題只在於接待能力不足,那大可以集中火力增加有關設施,以應付問題。當然,當中涉及政府政策、城市規劃(例如撥地興建酒店), 但理論上這都並非不能解決的問題,只要定出方向,自可趕上形勢。所以說這是過渡性質(供應滯後於需求)的問題,就是這個意思。

旅遊及相關的 服務業真正要說服市民的是,這種以內地遊客為主要對象的旅遊發展,是否可以持續發展下去:今天所投放的資源、建設,於未來二三十年乃是一些可以創造就業及 具備經濟效益的事業,不會像好些發展中國家在推動旅遊業的過程中,大興土木,建設大型度假村之後,不久便人去樓空,陷於更痛苦的經濟轉型的困局之中

另 一個則是一般市民及所影響的社區的角度,而相關的考慮將會跟前面所講的截然不同。可以想像,若今天特區政府有勇氣面向公眾,作一次認真的諮詢,問他們對進 一步向內地開放旅遊有何看法,我敢肯定,大部分市民所要求的,不是增加,也不是保持現狀不變,而是要有顯著幅度的減少。

這個角度的考慮,不 在於經濟效益、就業,而是對日常生活造成的滋擾和不便。更重要的是,市民所擔心的情況和問題,並不會因為特區政府嘗試提升本港的接待能力而能夠解決。原因 之一是當初設計本港的基建(例如我們的集體運輸系統)時,其主要功能在於照顧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如上班、上學),而不是同時用來應付平均每天九至十 萬名外來遊客在市中心的繁密活動,部分更是提着行李型購物包(其實就是一件或多件行李)或即日來回大量購買日用品,於繁忙時間內介入本地人的常規生活的一 種狀況。

簡單而直接地說,以香港這樣一個高密度的城市而言,目前的遊客量已超出規劃的容量。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港人的主觀意識之中,這樣的遊客流量,令他們的生活質素下降。
時下坊間有一種意見,認為只要政府選出區域(例如在東北、西北、大嶼山興建購物城,又或者在河套區建立一個即日來回的內地遊客購物專區之類),便可以引導內地遊客的流量和流動的方位,在提高對內地遊客的開放程度之餘,又不會對市民造成不便。

問題是,這個建議從來未有提出有力的證據,令人相信只要在市中心之外的地方興建商場、購物點,便可以收放自如地控制內地遊客的流動方位。任何以為在市中心之外增加一兩個購物點,內地遊客便不會再踏足尖沙咀、中環、銅鑼灣的想法,注定是一廂情願的美好主觀想像而已。

旅遊業務 如何轉型
那麼,其實我們是要面對一個(或多個)怎麼樣的問題呢?
問題的核心是香港的旅遊發展總不可以長期以「大小通吃」的模式運作下去。如果我們的目標在於中下游市場,那未來五年、十年都應該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只要維持現狀,一年四千萬、五千萬內地遊客,全年三千萬即日來回的華南遊客,均屬指日可待的事情。

這 種是「旺丁不旺財」型旅遊發展(即旅客人數增加,但他們的消費卻不會怎樣調升),相信市民大眾很難接受。但只強調高檔消費,可以嗎?如果香港只靠名牌在市 中心開旗艦店以招徠內地遊客,則很難看得清楚它的前景;愈來愈多富裕的內地遊客會轉到歐洲、日本、美國購物、消費,沒有必要以香港為首選。

於是,我們回到一個最老套的話題:香港的旅遊業打算怎樣升級轉型?有無打算定位於市場中的高端旅遊服務,以吸引高消費客群為目標,而不再走「大小通吃」路線呢(以市場機制來減低那些零團費客群對香港的興趣)?

特 區政府在考慮會否接待更多內地旅客之前,必須先回應上述的提問。在內地旅客的問題上,香港人的忍耐力只會逐日退減(所以,提出成立什麼委員會,只會噓聲四 起),更不會接受花言巧語。不過,如無意外,特區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又恐怕只會繼續吞吞吐吐,既無短期應付壓力的招數,亦無長遠的願景可言。

作者為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新力量網絡」網址:http://www.facebook.com/synergyne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