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反思民主回歸

香港民主進程受到中共千方百計的阻撓、拖延、設限,「佔領中環」成為七一遊行籌款最多的組織,反映港人已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事實上,縱有政治潔癖只顧生 活的市民都該感受到沒有民主政制造成的影響。社會上充斥着緬懷九七前的情懷,心中可在哼着《年少無知》的一句「如果命運能選擇」,想到如果沒有主權移交會 是甚麼光景,或質問為何會出現這事,可有其他出路。早前李怡執筆〈蘋論〉談到過渡期,特別提到當年「民主回歸論」的主張,大可探索這段歷史產生的問題和因 由。

「民主回歸論」要追溯到70年代「認中關社」的社會氛圍,這是學術界和論政圈子普遍認同的解說。「認中關社」或與「香港人」身份認同模糊有 關。但為何出現「認中」意識,這與港人史觀不無關連。一直以來,香港社會理解鴉片戰爭歷史大多以「歐洲列強欺侮,割地賠款是亡國之恥」為中心思想,認定歐 洲殖民主義入侵中華民族之說,並因着「黃皮膚黑頭髮」的種族特徵,就使香港的華人仍背負上「中國人」的身份,無聲無息地出現所謂愛國情操。再將時間推前到 中共建政至文革前後,從北面逃難來到香港的人,不是心存過客之念欲再遠走他方,就是期待國民黨反攻大陸成功;或是如前所述受鴉片戰爭的歷史觀影響認為華人 深受屈辱渴望毛主席解放香港(也算是六七暴動的因由)。由此可見,「中國人」的身份觀念只是國共兩黨的戰略拉攏下而生之。


港人對鴉片戰爭的史觀大多來自昔日的中史科,但學科內容的描述僅集中於經商甚至販毒而致的「不義之戰」。史稱「嘉道中衰」,即嘉慶到道光年間的大清帝國國 民沉淪毒海如何變得普遍,課程又沒有論及;或是香港被割讓出去之後的社會變化和發展,如何成就出九七前的東方之珠,也缺乏客觀評論引導。相對「西史」對文 藝復興和工業革命推倒中世紀歐洲封建制度和之後的發展有作較宏觀的闡述,香港的中史科內容偏頗狹隘。當時又缺乏本土、公民意識覺醒和獨立思考能力,在社會 領袖說了就是的情況之下,「洗脫喪權辱國之污名、該為民族復興成就大業付出」成為主流思想,「認中關社」因此而形成,隨之而來「中國人」身份確立而認定 「回歸祖國」是合理,「民主回歸論」高唱入雲。筆者認為這是合適的推論;並能解釋麥理浩1979年訪華後,為何香港社會充滿擔憂仍能「順利」進入中英談判 的歷史進程。

「民主回歸論」與當今的泛民關係密切,這讓人難免要問為何當年已懂民主卻沒有推動以民主方式來處理香港的前途問題。1962年9月1 日,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策動的公投就由選票決定脫離英國,這事大可在當年作借鑑參詳;但1982年一項民意調查結果是逾八成市民希望繼續由英國管治,是否有 人深怕民主公投結果與期望不符,如今看來實在惹人懷疑!更要提到當日堅持「三腳凳」參與談判、或提倡主權換治權的人都被打成「親英派」,使英國政府沒有足 夠籌碼與中方角力,港人又不能親身參與處理自己的將來,看來當年高唱「民主回歸論」的一群人該給港人作個交代。

綜合起來,根源問題來自偏頗的知識而生的觀念,甚至所謂民族大義蓋過了民主政制的本質,無視中共充斥不守承諾的歷史,盲目期望中國民主化發展。民主中國夢已碎,三十年光陰耗掉,香港人該停下來想想我們還有多少個三十年可以再浪費。


林鴻達
時事評論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