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我們今天更應有Beyond

2013年6月24日

劉志遠於1969年出生,按照學者呂大樂於《四代香港人》的分類,劉志遠屬於第三代人,雖然沒有第二代人般幸運,可以在急速的經濟發展中順流而上,不過總比第四代人幸福,因為當時的社會似乎比今天樂觀得多。

劉 志遠在1986年加入Beyond,老紀就嘗試以該年為切入點,分析兩個年代的社會環境之不同。資料顯示,用以反映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在1986年只有 0.453,直至2011年就已經上升至0.537,令香港成為全球發達地區中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城市!至於年輕人的置業問題,老紀發現當年買樓比今天輕鬆 得多。根據社聯的資料,1986年的四人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為5422元,而以沙田第一城為例,當年的呎價大約500多元。換言之,一個400方呎單位只 售20多萬元,相當於一個家庭約3年的總收入;直至2010年,社聯顯示的入息中位數是23500元,等於1986年的4.4倍,不過第一城的呎價已經升 至約5700元,是當年呎價的11倍!那個400方呎單位已升值至228萬元,相等於一個家庭約8年的總收入。由此可見,如果劉志遠今年才17歲,他儲錢 買樓的時間將會是以前的兩倍以上。

至於就業方面,根據政府的數據,1986年的就業人口當中,有超過三成半人,教育程度都是小學或以下,大 專或以上則僅有一成;及至2011年,小學或以下的就業者反過來只餘一成,而大專生比例卻增至三成半,可見僱主對教育程度的要求明顯提高。而小學畢業與大 專畢業的收入差距,亦由1986年的約3000元,大增至2011年的起碼12000元!如果劉志遠活在今天而又學業不成的話,生活將會艱苦得多。

當 然,老紀還未計及當年的影視發展比現時蓬勃,80年代如果你覺得生活逼人,起碼還可以看《最佳拍檔》、《蓋世豪俠》、《英雄本色》來發洩鬱悶,今天卻發現 找一套港產片也有困難,整個產業已消失於中港融合之中,影視本身的娛樂消遣作用已開始消失。如果我們相信怨氣愈大的社會,愈會有搖滾樂隊出來控訴吶喊的 話,今天的香港卻似乎完全違反這個原則。1986年尚且有一隊Beyond,沒理由今日我們的樂壇卻如此寂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