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劉達強違公僕退休指引 曾偉雄損警隊市民評分

2013年8月6日

「林慧思老師事件」的一句「what the fxxx」,引發本周日有三千名壁壘分明的市民,在旺角的狹窄街頭劍拔弩張互相對罵,高呼拒絕粗鄙文化的一方,竟全程粗口橫飛對反對人士辱罵,甚至以暴力 襲擊對方與採訪的記者;而本應在場維持秩序的警務人員,卻猶似視若無睹,不單未有履行保護市民的責任,任由罪行發生,同時更有包庇之嫌,竟護送施襲者離開 現場,「放走」行兇之徒。

必須指出,追本溯源,風波的緣起其實並非一句粗口,而是源於林老師不滿警方當日在處理涉及青年關愛協會及法輪功的糾紛時做法不公,有偏袒前者之嫌,惟警方至今未有就事件作任何交代。

更 甚的是,本應依法辦事的警方在有失公道的同時,還愈來愈似公然無視必須政治中立這「天條」,既有在退休前休假的高級警官在周日集會中站台,事發就辯稱自己 已退休,警方發言人也施以語言「偽」術回應,指對方已把警察委任證交還,不能再履行警察職務。惟老紀翻查公務員事務局的指引,兩者說法明顯不符合白紙黑字 寫明的規定,更何況,周日尚有不少休班警員出席集會。

老紀翻查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數據,市民對警察的滿意程度調查,自現任警務處處長曾偉雄上任後情況每況愈下,長陷過去十年的谷底,明顯反映警隊的公信力已亮起紅燈。

畢竟,當大家記起市民在住所樓下被抬走、手擋記者鏡頭是因黑影、「港大818事件」、帶走向胡錦濤提問的記者、男警從後熊抱女示威者、低調通緝及天方夜譚等事例時,香港警隊是否正步上文化評論員陳雲所言的「毀滅之路」?答案,相信已盡在不言中。

2010 年1月,文化評論員陳雲在本報撰文,題為〈如何毀滅一隊警隊〉,劈頭的第一段是如此言:「毀滅一隊警察,不須人民起義,不須槍炮刀劍,只須政府以不義之 名,唆使警察陷害忠良,警察就濫權營私,不成為警察,而成為家僕與鬼卒了。」文章當時引來甚大迴響,惟三年多過去,陳雲當日所言,卻似乎愈來愈有一語成讖 之勢。

佐證及分析,可從近年實際的事例以及一堆具公信力的民調數字說起!

鬧得滿城風雨的「林老師事件」,當事人林慧思老師冀 紛爭能到此為止,而本報特約評論員練乙錚先生在本報昨日的撰文,恐怕最能一針見血總結今次風波。他指出,「在林慧思怒駡警察一事裏,社會的焦點不應該是林 慧思,而是當日那支選擇性執法、明顯對『愛字幫』縱容、對林慧思斥喝逼迫而令大批旁觀市民十分不滿的警隊。林慧思已經道歉,那麽,警隊道歉了嗎?一哥道歉 了嗎?」

事實上,今次風波的緣起,本就由於警方執法不公,有偏袒青年關愛協會之嫌,惟警方至今未有就事件作交代。取而代之的是,先有警察員 工組織罕有地高調發聲明譴責林老師,再有正在退休前休假的前深水埗區助理指揮官劉達強警司出席旺角集會,為主辦單位站台發言聲討,加上周日時有休班警員在 場出席撐場,連同當日在場數百名的警員,竟無視推撞衝突,無視暴力,甚至護送施襲者離開現場。凡此種種,都令公眾憂慮警隊的中立性,此刻已可能蕩然無存。

劉 達強昨日就解釋,自己是已退役的警務人員,警例只是規定警務人員不能參與涉及選舉的政治活動,不擔心影響警隊政治中立的形象,「警例中好清晰講,警察係唔 可以參與政治活動,選舉性的政治活動,昨日(周日)不是選舉性的政治活動,我亦都唔係任何關愛協會呀、乜乜力量呀、老師會的人」。至於警方發言人就指,警 務人員退休前休假時,已交還警察委任證,不能再行使警權及執行職務。

不過,兩者的說法均非事實之全部,甚至似是誤導。因為根據《警察通例》 第6章「行為及紀律」,第34條列明「警務人員應經常避免參與任何足以影響其公正執行職務的活動或任何可能使市民誤會會影響其公正執行職務的活動,尤其不 能參與本章開首所界定的政治活動」,而這些「尤其不能參與」的「政治活動」,就包括「支持或參與政治團體的政治活動」、「非為執行職務而公開發表政治言 論,包括向傳播媒介發言」、「派發政治刊物」、「為任何候選人的政治觀點或競選政綱宣傳或辯護」及「為政治團體拉票或助選」,劉達強只稱限制只涉及「選舉 性的政治活動」,明顯是選擇性引用警例。

至於他指自己已是退休(更搬出母親來解釋,稱自己母親當年誕下他令他現時屆退休年齡),故不受限 制,也跟現行政策規定不符。因為根據公務員事務局「公務員隊伍的管理」內之「公務員退休」指引(於2012年11月20日修訂),列明「根據政府政策,公 務員在離職前休假期間仍受現行的公務員規則(包括有關避免利益衝突的規則)所規管」,劉達強是否仍然被「管」,答案已寫在牆上。奇怪的是,有關指引,老紀 只在網上花五分鐘即能搜尋到,劉達強服務警隊數十年,難道竟不知情?更何況,星期日當天亦有休班警員出席集會,他們恐怕更難逃限制吧?

截至昨日5時,警方投訴警察課接獲最少344宗投訴,其中336宗是針對劉達強,足以反映市民之擔憂。

警務人員罕有地擺出政治姿態,自然令市民對警隊信心大減,而冰封三尺,似乎非一日之寒,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數據,相信正顯示警隊的處境堪危。

老 紀翻查港大民研計劃就市民對警務處表現之滿意度調查,在過去十年共有37次調查(2011年及之前每季一次,去年起每半年一次),自現任警務處處長曾偉雄 於2011年1月11日上任後,情況即每況愈下,共7次調查結果中,有4次的不滿度屬37次中的首五高(排第1、3、4及5位),餘下三次就分別位列 11、13及14。相反,在滿意度方面,7次調查結果中,有4次屬37次中的最低五位(排尾1、2、3及5位),另外三次則排尾9、10及16。似乎曾偉 雄被視為鷹派一哥,實非空穴來風,且在強硬行事的同時,更令市民的不滿升溫。

要數曾偉雄上任後發生的爭議事件,其實多不勝數,當中不少正是 跟警權過大有關。例如在2011年時,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訪港,就爆出連串風波,包括身穿有六四字眼Tee的市民在住所樓下被沒有表明身份的警員抬 走,期間有警員更以手遮擋記者鏡頭,而曾偉雄事後還辯稱警員當時看到「黑影」。李克強到訪港大時,警方無理地大範圍封路,曾偉雄事後更「創造」出「核心保 安區」一詞。及後胡錦濤訪港,有記者高聲提問關於六四的問題即被帶走並禁止離開。此外,還有男警員從後熊抱女示威者,而「低調通緝」及「天方夜譚」等字 眼,變成跟警隊「息息相關」,足以反映警隊在港人心中的形象。

究竟昔日被視為會除暴安良、維護法紀、保護市民的專業警隊,何以會形象插水?必須承認,警察都是人,隨着社會矛盾日增甚至白熱化,令警員在執行職務時,確因成為發洩對象而承受不少怨氣,而警隊近年內部風氣也出現變化。

去 年7月中,無綫時事專題節目《星期二檔案》製作的特輯「新『警』人」,就訪問了在學堂受訓及剛畢業的新警員,受訪警員的心聲,或許可以帶來啟示。有學警在 接受「衝突處理模擬訓練」後,對會被市民以粗口對待,就直言「講粗口呢啲,其實警務人員出來,就預咗被人講,有晒心理準備」,又指自己在處理衝突時要「每 個說話都諗過,萬一講錯,可能將矛頭指向你」。

至於近年常見的警方跟示威者衝突的場面,有學警就認為只是傳媒選擇性拍攝,「未必係事實的全 部」,並指在平衡市民言論集會自由時,「相信警方做嘢係有根據」,「示威係一部分,唔係代表所有香港人,警方係呢個情況下,有需要維持治安,要保障示威的 人,亦要保障非示威的人……總之佢哋(警方)使用嘅武力都係好合理」。

學警無罪,但似乎對市民言論及集會自由的理據,明顯跟公眾期望有落 差,並早已認為示威人士(甚至市民)跟警方是對立關係。惟須知道,言論自由及集會自由等,都是港人在《基本法》下獲保障的權利,警方的職責之一,其實是依 法保障市民這權利不被侵害,故所謂「保障非示威的人」,本來就是偽命題,這一個「定位」出錯,似乎正是警方對「非示威人士」打壓及攻擊示威人士等行為縱容 的最好解釋,皆因原來這些都是被「保障」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