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教育改革加深社會不平等

2013年5月31日

前文(刊於《信報》5月11日)論及「大直路」是教改的一個重要概念。經過十三年的「拆牆鬆綁」,「大直路」終於建成了。 成效如何?是否如預期般因公開試減少而為學生創造多些學習空間?學生不再死背書、學會學習、懂得獨立思考、具創意、溝通能力加強、知識面擴闊、能應付全球 化下知識型經濟的挑戰?這些有待具體研究作證。只是,「大直路」及其相關政策引致的一些社會現象和後果卻是顯而易見的。

為配合「大直路」,學制要變動是無可厚非的,但派位機制是否有需要改變?為何要同一時間推出新政策如「直資」和「一條龍」?前文提及教育有三個大前提,其中一點是傳統名校造成精英主義和標籤效應,加重學生壓力,對低下階層尤見不利。

派位機制似乎是針對精英主義和標籤效應而作出變動。

打壓香港文化資本

小一中央派位從35%增至50%,學校可自行收生50%,但其中30%必須留給該校教職員的子女和就讀該校學生的弟妹,即小學校長的收生自主權從65%被削弱為20%;中一派位機制從五個組別變為三個組別,令校內學生學習能力差異擴大,即學校會錄取一些成績稍遜的學生。

評估「大直路」必須要結合學制、公開試和派位機制改革而整體地看。除了令學生承受更多考試操練的壓力外,「大直路」也令社會承受以下四點後果。

第 一,傳統名校受到壓制,主要原因是傳統名校被認為是精英主義和標籤效應的根源,除令父母對子女施壓,還製造學校間之競爭,原有的收生制度對基層家庭甚不公 平。其實,在整個教改論述的背後,最關鍵之處是大部分傳統名校由教會辦學,被認為是殖民地殘餘,即使不能撥亂反正,也要把它們的影響力降至最低。

因 此,補助學校議會(成員為二十二所傳統名校)除了直接收到前教育統籌局局長羅范椒芬於2001年發出的信,要求他們「檢討現時的做法」及「與時並進」,還 要受到教改新政策的諸多掣肘,例如新的派位機制使他們喪失收生的主導權,以及學生質素降低;「一條龍」政策令他們陷於兩難局面——貫徹教會辦學傳統與直屬 小學結龍但成績會稍降,還是為了維持成績拒絕與直屬小學結龍?此外,當時推出的新教學語言指引可能會令部分傳統名校變為中文中學。

面對教改 重重壓力,傳統名校要另謀出路,轉直資似乎是唯一的選項(有關教改另一新政「直資計劃」,可參閱《信報》1月5日及2月8日文章)。傳統名校經過數十年, 甚至上百年努力創下的佳績正好是其他學校的典範;同時,它們提供優質教育的傳統和歷年培養的傑出人才,已成為香港的文化資本,打壓傳統名校,社會是要付出 重大代價的。

大直路變崎嶇路

第二,愈來愈多傳統名校脫離公營教育系統,意味着家長的選擇少了,特別是基層家庭只能囿於政府資助的體系內。

第三,由於本地入讀優質資助學校的機會少了,加上「大直路」實施後考試壓力更大,經濟較富裕的家庭會把子女送往海外學校,或者送入本地的國際學校,以求脫離本港的教育體系,從而引致傳統名校收生質素下降。

第 四,一直以來,草根階層若要在社會階梯往上游,必定要靠自身努力,透過公開試考進傳統名校、跨過大學門檻、覓得高薪職位,最終便有機會晉身權力精英階層。 如今「大直路」及相關政策把傳統名校逐步踢出公營教育系統,使社會流動性大大降低,傳統的晉升之路為之堵塞,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中、低收入家庭。「大直 路」對他們來說並非康莊大道,而是崎嶇的路。

撰文︰潘玉琼

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