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金針集 : 行會不及行政局 成員份量今至差

2013年5月30日

數天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公開表示,在英國統治時,行政局(即現今行會)是有實力的機構。當時在總督面前的發言權很大,成員的說話份量亦很重,卻不見今天的行會「發揮到同樣作用」。雖然昨天的曾鈺成打倒數天前的自己,但是,曾鈺成早前的言論確實「驚醒不少夢中人」。

11 個月前,在新班子剛公布行會成員名單之時,筆者已撰文「新行會班底一蟹不如一蟹」,評論行會的新成員。如今,11個月過去,行會先後爆出「林奮強事件」及 「張震遠事件」,繼而更令人質疑行會的角色「已告一段落」。在不到一年之內,筆者猶如看着新一屆行會的誕生,又看着它的衰落。今天,既然曾鈺成的言論再次 引起討論,筆者亦不厭其煩,再次溫故、比較一番當年行政局,及回歸後歷任行政長官的行會成員。

商界方面,回歸前行政局的商界代表可謂星光熠 熠。遠至1918年,就有創立東亞銀行及首名華人議政局成員的周壽臣爵士;其他銀行界的各個領導層,有滙豐銀行總司理祁禮賓爵士及摩士爵士等。另外,亦有 不少洋行大班,如和記洋行大班、兩局議員嘉薛地,啟祥洋行創辦人馮秉芬爵士,怡和洋行大班郝禮士爵士及百德新等。論工業家,有創辦華南染廠、中南紡織廠、 永南紡織廠的安子介;有「紡織大王」之稱的南海紗廠創辦人唐炳源等,其他的著名商人亦包括創立和記國際的祈德尊爵士;執業大律師、曾任廣東信託銀行董事長 周埈年爵士;曾任中電主席的企業家高登爵士;首位香港華人耳鼻喉科醫生,曾任華人銀行、九龍巴士及牛奶公司等企業的董事長周錫年爵士;有「香港巴士之父」 之稱的中華巴士創辦人顏成坤等。

回歸後的董建華及曾蔭權年代,亦有曾任滙豐、恒生銀行及九倉董事的前港鐵公司董事局主席錢果豐、出自紡織業 世家的唐英年、東亞銀行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爵士、中信泰富前任董事總經理范鴻齡等,這些派頭亦與回歸前不相伯仲,但是行會開始委任不少親中人士, 亦開始走向「單一化」的局面。

到梁振英年代,代表商界的行會成員,只有屬前朝臣子滙豐非執行董事史美倫,前港鐵行政總裁周松崗,亞洲金融集團總裁和亞洲保險有限公司總裁陳智思, 還有經民聯的林健鋒,可是與回歸前的商界代表相比,無論在知名度及社會影響力方面,明顯較為遜色。

政 界方面,回歸前有行政立法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鍾士元及鄧蓮如兩大政界名人坐鎮,另有資深的立法局議員周梁淑怡等。回歸初期,仍保留鍾士元、王䓪鳴,另有田 北俊等在政界較有威望之士。到現時的梁振英年代,論政之士恐怕只有「鹹魚翻生」的葉劉淑儀及只屬民建聯第二梯隊的民建聯副主席李慧琼,但是,以李慧琼的身 份,在黨內是否有決策權亦成疑問,更遑論要在行會發揮一定作用?

教育方面,回歸前有研究「四小龍」的經濟學權威陳坤耀教授;前兩任行政長官亦有有多年教育經驗的張炳良及劉遵義;現屆可以稱得上接觸過教育的,就是李國章及羅范椒芬,但二人都因教院風波而變得有欠說服力。

法律方面,回歸前有曾任香港律師會主席、屬簡東浦家族成員簡悅強爵士及英國及香港御用大律師普樂;前兩任行政長官亦有首席大法官楊鐵樑、律師兼賽馬會董事局主席夏佳理;然而,到了梁振英年代,只有被稱為有深紅背景的執業資深大律師廖長城及只是執業律師的胡紅玉。

在 房屋或地產方面,回歸前有創立香港房屋協會的關祖堯爵士,怡和洋行及香港置地主席紐璧堅,及房委會主席王䓪鳴。前兩任行政長官,亦有長江實業董事李業廣及 房屋協會主席鍾瑞明,更有香港工程師和建築師司徒惠。可是,現在的行會,只有因「炒樓」而聞名,卻因懷疑偷步買樓而要無限期休假的林奮強。

更 甚者,筆者更發現,在此屆的行會中,並沒有任何一個明顯屬於醫學界的代表。雖然李國章曾任醫生,但其形象及在醫學界的影響力亦大不如前朝。在回歸前的醫學 界則有著名骨科醫生、香港復康會創辦人、陳方安生叔父方心讓爵士,香港醫學組織聯會主席羅理基及著名精神科醫生麥列菲菲;回歸後亦有外科醫生梁智鴻為行會 成員。

如此一來,行會成員剩下張志剛、張學明、鄭耀棠及林煥光,除了林煥光有豐富的行政經驗外,其餘3人不是建制派,就是鄉紳代表,剩下的那一位,恕筆者亦不知、亦不懂得如何將他分類。

總括而言,不用筆者多言,相比之下,行會成員是否真的「一蟹不如一蟹」,是否真的如曾鈺成所言,不能「發揮到同樣作用」,答案一目瞭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