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進軍大陸 處處英雄塚 白富鴻:做港人是包袱

2013年4月8日

習主席的中國夢惹人無限憧憬,燕窩商人白富鴻2006年北上開店,經過6年「再教育」方如夢初醒,搵「人仔」原來要遵守潛規則,做個守規矩的香港人更是沉重。

白富鴻的店試過被同行借店名「抽水」,他更試過被官員「傳召」,亞硝酸鹽事件、假燕窩風波,內地海關一聲令下限帶入境,生意一落千丈。他說中國市場政策主導,內地人做生意如玩零和遊戲,我們揹着香港品牌聲譽跟人家拚,有很大包袱。

關乎名聲的包袱,就算再重都不能放下,白富鴻不願意為搵快錢而扭曲香港人賴以成功的營商特質,守規矩不是儍事,保住香港品牌聲譽是最重要的底線。「我寧願走得比內地商人慢,也不願意走錯,畀人撞跌,停一停,看一看,反而助我走更遠的路。」

港 商以前經常說,內地13億人,每人畀1蚊你都發達啦,但商機處處,也危機重重。「78年中國改革開放,我2006年去深圳開第一間舖,才驚覺80年代的內 地市場是港商的英雄塚,90年代是英雄塚,過了2000年,都是英雄塚。數數看,究竟有多少個周大福、佐丹奴?成功的都是小部分。」燕之家老闆白富鴻說。

「20年前香港品牌響譽全球,今時今日全球五百強企業無香港份,加上內地人除了食品以外,愈來愈接受內地品牌,港商努力追,內企卻是飛奔,重點是內地商人沒有包袱,做任何行業都跑得很快,本着零和遊戲的心態,賭一鋪,輸咗隨時由頭嚟過。」

白 富鴻在97金融風暴投資失利,2000年拿着輸剩的數十萬元與從事燕窩批發的友人創立燕之家,做燕窩零售,從馬鞍山起家,一路衝到九龍區,再飛到銅鑼灣等 旺區,最高峰時有近30家分店。2001年科網股爆破、2003年沙士,白富鴻都撐過來,其後內地開放「自由行」,燕之家方嘗得甘露。2006年,白富鴻 決定試闖內地,在深圳開了第一間舖。

對手強勢 抽水不客氣

「內地有個燕窩商叫燕之屋,名字與我們燕之家很相 近,產品包裝也很相似,他們聲稱來自新加坡,2002年在福建起家,反正背後有龐大資金,肯花錢請明星在央視賣廣告,我們做了十年八載先有十多間舖,他們 十年不到已開到500多間,一次有客人來燕之家買燕窩,向銷售員說在北京、上海都有幫襯我們,但我們根本在那裏沒有舖,詢問下去才知燕之屋的銷售員跟客人 說,燕之家與燕之屋源自一家,只是於內地叫燕之屋而已。」

內地同行混水摸魚,白富鴻說沒必要也沒多餘錢控告對方,對於為求爭生意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法,處於弱勢的港商,只能默默忍受。不過,很快白富鴻便學到在內地行得愈快,跌得原來更痛。

2011年尾,燕窩爆出含有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風波其後擴大,延伸到傳出有假血燕流出市面,謠言四起。內地當局立即嚴加管制,槍打出頭鳥,燕之屋分店隨即銳減。

執法不一 過關講彩數

白富鴻說,兩場風波令燕窩行業重創,多番澄清後亦需時間沖淡,當時最令他惆悵的是內地執法不一致,使消費者心理上有不確定性。

「聽聞唔畀帶,聽聞又有人過到關。新例說燕窩乾貨不准入境,即食燕窩除外,但有人從香港帶10枝上去,海關抽查就問使唔使送咁多?當他們要執法,帶什麼都有問題。」

中港執法人員的辦事作風,港商需時適應。白富鴻舉例說,「假設有燕窩出現問題,香港當局會查清哪裏出問題再解決,但內地部門則不理三七二十一,先拉閘封舖,所有產品不能賣,調查往往不止三四個月,他們不會理會對行業的影響有多大。」

到內地經商,成事靠關係,白富鴻說每到一個城市開店,都要結識一批新的「老友」,「例如我們在福田打好關係,開到間舖,到咗南沙又要再做人事工夫,他們有不同的話事人,執法的鬆緊也沒有準則。」

小官上門 難忍還須忍

不 過,白富鴻表示,對部分地方小官的舉措至今仍未能接受。曾經有一次,白富鴻被一位官員「召見」,「對方說:『白生我都知你做生意不容易,好辛苦,但你知道 如果我要查,你一定有啲問題。』我答:『你講我知咩問題,我補番文件比你。』對方卻說:『我再同你講下去無意思,不如你同你啲同事溝通下,看看還差什麼文 件,再來找我。』

白富鴻形容當時怒火中燒,但也忍下來,最後惟有交帶同事「放低一些東西」給對方,才能解決不能預知的麻煩。

這些就是潛規則。他不會講到明要咩,他覺得他是官,你要買佢怕,要你做少少工夫,尊重佢。但香港人取得尊重不是用這種方法。」

白 富鴻說,現在內地老闆們都有一套經商哲學,多數會請專人搞關係、陪應酬,盡量不與那些人直接接觸,有問題的話,在背後做工夫。「原來內地商人對於打交道好 避忌,盡量避免同官員行得太近,團體交流以外,大家盡量少見,因為有事求他們,他們不做就算,如果他們真的做到,以後永遠就跟着他們走,好的叫合作夥伴, 最壞的情況是,你今天的成功都要靠佢。」

白富鴻笑說,「關係與成功是不可分割,但如何拿捏就是一門很高的學問。」
苦守6年,燕之屋銷售店超過30個,中港澳都有分店,白富鴻說:「我寧願行得慢,但不想行錯,相信國內制度會愈來愈完善,視乎下面的人如何執行。人的質素需要時間改變,短則十年八載,長則廿年甚至一代人。」

撰文:梁朗燕 攝影:黃俊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