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給內地生關於入境稅的信

2014年2月17日

同學們:

離開美國後大半年沒見過你們了,今年我終於有機會與家人一起過年。每逢佳節倍思親,你們一班中國留 學生春節怎樣慶祝呢?從新聞看到今年下的雪特別多,來自北方的同學應該不當是一回事,但學校卻不止一次因此停課。我常取笑美國南部的學校對雪天反應過敏, 近幾天香港的天氣也比較冷,雖然我這邊不用停課,但部分傳媒、官員、甚至商家對一個我認為能緩和中港矛盾的入境稅建議,反應卻比下不到兩吋雪便嚷着要停課 還要誇張百倍。最令我感到沮喪的,是竟有本地官員和應一些親中傳媒認為這建議是歧視內地人。

前幾天有同學跟我說你們很想我,並問我幾時回來。要聽我講書相信最早要等到八月尾,但四月份我獲邀參加一個紀念艾智仁的會議,行程安排得到的話,將盡量抽空回來探你們。提起艾智仁,你們知道他是怎樣看歧視嗎?

租值消散加深中港矛盾

艾 智仁說過,凡有產權,必有歧視。留意產權不單指私有產權,而是任何權利劃分都需要透過某些歧視準則來決定勝負。道德倫理上,我們反對族群歧視。經濟邏輯 上,是你的便不是我的,社會資源有限歧視永遠存在。既然廣義的歧視要等資源無限那天才能徹底消除,我們今天只好適當選擇一種勝負準則來減少社會資源分配的 成本。而在眾多準則中,只有市價沒有租值消散。

香港有限的資源產權誰屬?道路、運輸、一切一切的公共基建,都不是天掉下來的,都是市民出錢 向政府購買的東西。據說古時「租」即是「稅」,今天港人工作的交入息稅、住屋的付差餉地租。從經濟角度看,政府收入通通都是稅,但遊客又繳付了什麼?不收 費,當公共資源過度使用,便會導致租值消散。不是很高深的學問,連官員都明白「市民可能要等多一班車」,官員沒有說出口的是時間是寶貴資源。地鐵塞車還可 以考慮加車費,街上塞人路上塞車可以加什麼?

「焗住迫」的港人交了稅付了租,投訴政府貨不對辦情有可原。入境稅是一個價,一個把權利劃分給願意出錢而非單單「唔怕迫」的遊客身上。擠塞引起港人不滿,亦造成遊客不便,這是個你阻我時我塞你的互相歧視困局。

海洋公園入場費啟示

曾 來港旅遊的同學可能都去過海洋公園,未來過的有機會讓我做個東,但我不建議在春節期間去。過年的幾天假期,據報道輪候一個機動遊戲要超過兩小時,亦有從內 地打算來港避年的遊客投訴公園擠擁情況與內地景點一樣,都是看人不是看景點等,這便是租值消散;看人不是看景點,更會趕客。

我們海洋公園的主席盛智文先生是個很有生意頭腦的商人,他不贊同向旅客徵收入境稅,但同意政府有需要提升基建。問題來了,為什麼海洋公園要收入場費?又為什麼海洋公園在新年期間不馬上提升基建滿足遊客需要呢?

怎 樣向顧客收費是我們在課堂上經常討論的問題,記得Two-Part Tariffs這種雙層收費的價格安排嗎?雙層者,第一層是入場費,第二層是使用費。當海洋公園主席前,盛智文先生打造的蘭桂坊便是不收入場費只收使用費 的,但你到海洋公園玩卻只須付入場費(和之後排隊)「便可使用公園內各種遊戲設施。什麼時候只收入場費?什麼時候只收使用費?是考試常問的試題。

遊客來港觀光購物,主人家有責任提供一個看景點不是看人的環境和一些貨真價實的消費品。沒有擠擁不收入場費還說得過去,但世界上真的有完全免費的旅遊熱點嗎?不收入場費的,可抽銷售稅,遊客能退銷售稅的,遊客區吃的住的要付旅遊稅皆使用費也。

今天在港營商政治正確愈來愈重要。海洋公園雖然收入場費,但新年迫爆期間選擇暫停售票而非臨時加價來控制人流。香港迫爆,我不反對提升基建。

但提升基建一來需時,二來要錢。除非大部分市民能從佔GDP不到5%的旅遊業得益,不容易說服本地人拿稅收去資助一個小小的旅遊界和大量的外地客。另一方面,打正旗號反對中港融合的任何政策建議亦難得到親中人士支持。

考考同學,要緩和中港矛盾,除了學盛智文先生在入境人數過多時實施人流管制措施,何不平心靜氣考慮向入境旅客徵收一個費用,部分收支既可用作提升基建方便旅客,餘下的更可用來改善本地市民生活。這不是比限制入境人數更兩全其美嗎?

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科技大學經濟系客座副教授

facebook.com/economics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